于立忠强调探索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物流园区发展途径,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月29日,县委书记顾国标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商贸物流产业园发展情况汇报。县委副书记、县长于立忠,县委副书记郑志,县领导张亚曦、张元春、孙巍,发改委、商务局、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局、交运局等部门负责人及开发区、商贸物流产业园负责人参加会议。
今年以来,园区重点业务推进方面,项目招引成效明显,一季度新开工中外运长航中转库、农垦海润中转仓等4个项目;平台业务有效拓展,新增贸易企业21家,新增铁路长效业务合作企业12家,新增码头长效业务合作企业11家,铁路到发量、码头吞吐量、交割库交易交割量均超序时;平台申报密集对接,保税物流中心(B型)5月18日正式封关运营,截至5月28日,海安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额33.68万美元。
顾国标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商贸物流产业园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自2011年起,海安抓住区位和交通优势以及已有的物流业基础,推进以商贸物流产业园为龙头的商贸物流业发展,“枢纽海安、物流天下”逐步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了一定知名度。
顾国标指出,商贸物流产业园在海安产业布局中定位独特,也很重要。推进全省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落脚点就在商贸物流产业园的健康发展上。商贸物流产业园是建设“产业高地”的重要支撑,要按照省委重视发展枢纽经济的要求,在“枢纽·物流·产业”三大优势转换发展上做更大文章,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顾国标要求,不断提升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建设、运营水平,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打造海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龙头产品,形成鲜明特色,充分发挥辐射效应,形成区域影响力。要把保税物流中心的各类承载平台打造得更大更强。期货交割品种方面做到更全更丰富更有影响力,巩固和放大铝、塑料粒子等业务优势,申报对接好铜、棉花、橡胶等期货交割业务;集装箱运输方面,要用好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
顾国标强调,商贸物流产业园要在重大项目的招引上有突破,把重特大项目的招引放在重要位置,重点吸引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实力强的运营类企业、重大生产经营类企业的进驻。要更加注重效益的提升,坚持集聚集约发展。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商贸物流产业园的加快发展。
于立忠说,5月22日《新华日报》发表苏言署名文章《重视发展枢纽经济》。文章指出,枢纽经济是现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枢纽经济,建设枢纽是基础和前提;江苏应加大枢纽建设,大力发展枢纽经济。要认真领会省委释放的信号,推动各方面工作的跟进,理清思路,加强宣传。
于立忠要求,相关部门、商贸物流产业园要对保税物流中心(B型)发展加强研究,与周边保税物流中心错位发展,形成优势。在推进扩区工程中,要加强建设规划,全面论证。要进一步发挥凤山港资源优势,做好周边闲置仓储等资源整合。他强调,商贸物流产业园要以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聚焦园区建设和物流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大胆探索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物流园区发展途径,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亚曦、张元春、孙巍分别点评了相关工作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商贸物流产业园、发改委负责人汇报了工作推进情况。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