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红强调紧盯人才第一要素,精准施策引育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发表于: 2022-03-01
原文链接
73

12月9日上午,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审议人才工作的重要事项,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人才工作。区委书记陈永红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指示精神,紧盯人才第一要素,落实党管人才责任,精准施策引育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今年以来,我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全区新增省外创新创业项目51个,落户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75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顶尖人才7名;引进上海方向人才27人,其中高层次领军人才11人。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新入选市“江海英才计划”11个,列全市第一。16名人才入选2017年江苏省“双创计划”,位居全市前列,总数创我区历史新高,特别是团队项目取得零的突破。
  陈永红充分肯定了全区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他指出,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新形势下,要紧盯人才第一要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延揽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壮大人才队伍、夯实智力储备,着力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打造通州经济的“升级版”,努力在未来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
  就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陈永红要求,精准施策引育人才,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一要围绕项目建设引进人才。突出利用和发挥好人才对项目的带动作用和促进作用,以人才拓展项目,形成“人才+项目”“+产业”“+产业集群”路径,吸引一批优秀人才来通州搞项目、搞创业、搞产业。创新开展“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产业链”“人才+产业集群”等开发模式,着力为我区项目建设构筑各种梯次配备的产业发展人才体系。二要围绕创新发展培养人才。夯实教育基础培养人才,统筹抓好通州中专、通州建校等职业教育学校建设,加快创新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省“333工程”、市“226工程”、“科技企业家”、“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认真做好明年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团队申报工作,组织评选区“英才贡献奖”,带动人才队伍整体开发、全面发展。三要围绕环境建设留住人才。突出营造好载体环境、融资环境、生活环境。提升创新平台承载力,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机构等人才创新载体。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政府基金的杠杆作用,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为人才发展提供支持。制定出台对于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医疗、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的相关激励政策,让他们在通州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陈永红强调,党管人才是根本原则,也是人才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各部门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切实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要创新党管人才举措,注重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人才工作的正向叠加效应。要增强党管人才合力,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着力在增强人才工作有效性上做加法,在束缚人才成长成才的“条条框框”上做减法,共同做好人才工作。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沈旭东主持会议并就贯彻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他要求各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突出重点,抓好落实,及早谋划明年双创工作,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强化责任,形成合力,努力提高人才工作系统化、整体化水平,切实把人才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为全区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审议了2017年通州区“510英才计划”项目资助方案和2017年度通州区“市226工程”科研项目资助方案。
  区领导虞越嵩、成小红、张兴国、王任、陈曦参加会议。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