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忠强调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与水平

发表于: 2022-02-07
原文链接
107

7月23日,我市召开“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行”活动上半年工作点评会。市委副书记、市长于立忠,市委常委、副市长卢忠平,“科技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镇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 
  上半年,55个部门挂钩的110家企业顺利完成111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转化,占全年任务数的86.7%,超额完成序时任务。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40个,其中30万元以上产学研合作项目87个,与中科院、“双一流”等重点院校合作项目60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2家(其中41家企业为重新申报),274家企业申报了研发费用税收政策备案;196家企业申请了702件发明专利,其中66家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13件。 
  于立忠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科技行”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强调,要将“科技行”工作放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产业高地、幸福之城”建设的重要位置,抓住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要扎实开展“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各部门、各区镇在新招引项目过程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比重,加强与国内顶尖院校之间的协同创新;要在“科技行”中帮助和支持企业实施“标准化+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和项目。各部门要会同区镇、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在对接合作上突出科技导向;不断放大“创新创业在海安”活动效应,运用好“1+10”人才新政。要加强“科技行”中的科研诚信建设,加强科技合作的全流程诚信管理。 
  于立忠要求,各部门、各区镇要进一步强化真情服务,全面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上门开展服务;要针对企业制订个性化创新方案。
“科技行”10个小组的牵头部门要强化整体联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发挥好我市产业发展基金、与中投保合作、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的优势,助企业科技创新“一臂之力”。市科技局要强化考核督查,市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具体业务工作的专题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卢忠平对上半年“科技行”工作进行了点评,并对下阶段工作作了具体部署。10个“科技行”牵头部门负责人逐一汇报了今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