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率队赴勉县当地考察,签订协议进一步加强扶贫协作
8月24日至25日,市委书记陈勇率队赴对口帮扶的陕西勉县考察。25日,海勉双方座谈,签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协作的框架协议》,捐赠了教育扶贫专项资金。陈勇和勉县县委书记马大勇分别讲话,勉县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我市市委副书记葛志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杨万平等出席活动。我市勉县挂职干部、勉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松汇报了对口协作工作推进情况。 勉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垣巴山,居川陕甘要冲。全县辖17个镇、1个街道办,198个村(社区),总面积2406平方公里。勉县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有定军山、天荡山、武侯墓(祠)等两汉三国文化遗迹。 陈勇说,勉县在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源头,海门在长江入海口,虽然相隔千里,长江把我们连在了一起。两地对口协作虽然时间不长,但各合作项目有序推进,让我们充满信心。特别是两地已经签订的进一步加强扶贫协作的框架协议,标志着协作关系正式建立。框架协议的签订,无论是对勉县,还是对海门,是件大事,借此机会,代表海门市委、市政府和海门百万人民向勉县人民表示良好祝愿。 陈勇在介绍海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后说,去年年底,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了海门市与勉县结对,海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南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举措。市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门研究,出台了专门的工作方案,勉县县委、县政府也第一时间与海门对接。半年多来,经过两地的共同努力,海门和勉县在农副产品销售、农业经济建设、扶贫开发、人才交流等方面都开展了协作,效果明显,成果初显。下一阶段,海门市委、市政府包括相关部门,一定要按照协议的内容,以最大的诚意,真情投入、真诚合作,加快建立双向联合对接推进机制,围绕精准扶贫、产业合作、企业服务、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文化开发等方面,相关工作要快速衔接,并落实到产业、项目上去。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两地合作的方式、方法、路径方面还要进一步探索,使我们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成效更加明显。希望勉县各个领域的朋友像走亲戚一样经常到海门走走,把合作的项目落实好,共同开创海门与勉县合作的美好未来。 马大勇代表勉县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和43万勉县人民,向海门考察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介绍勉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后,马大勇说,按照中央东西部对口扶贫政策,南通海门市与汉中市勉县结对。海勉两地虽然远隔千里,但对口帮扶把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海勉双方正式签订进一步加强扶贫协作的框架协议,为两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搭建起了坚实平台,标志着两地深化合作、携手共进迈出了坚实步伐。勉县一定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认真学习海门在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好经验;在改革、开放、创新上的好做法;以及“海纳百川、强毅力行”的海门精神。围绕精准脱贫、产业合作、劳务输出、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 在勉县期间,陈勇等先后考察了陕钢集团汉中公司、诸葛古镇、武侯祠廉政教育基地、汉中仁德学校、天荡山社区,了解勉县企业发展、古镇开发、特色小镇建设、教育教学、社区建设等情况。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