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要求全力推介宣传海门,加强与上海媒体的沟通,在上海形成海门效应

发表于: 2022-03-01
原文链接
193

   前天,市委书记陈勇专程赴上海看望驻上海浦东、浦西两个招商分局的招商人员,并召开座谈会。陈勇强调,驻上海招商分局是海门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主战场,招商人员要牢记使命,勤勉敬业,切实把海门驻上海招商分局打造成海门招商引资的主力军。市委副书记葛志娟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伟、曹晓东分别对两个招商分局的招商工作情况作了回顾总结,并对下阶段重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陈勇说,驻上海招商分局成立以来,浦东、浦西分局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人员到位比较快,上海驻外招商人员充满激情,精神状态好;二是工作展开比较快,大家迅速迈开双腿,寻找人脉和信息网络,跑园区、跑区镇、跑企业、跑部门,抓住了招商引资的本质特点;三是体现成效比较快,虽然进驻上海时间只有1个月,但已经获取了一批有价值的有效项目信息,有些项目进入了实质性的考察、洽谈阶段。

  陈勇就下阶段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全力推介宣传海门,在上海滩叫响海门品牌。驻浦东、浦西招商分局的招商人员,要把宣传好、推介好海门放在首位,要把海门靠江靠海靠上海的优势,海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海门招商引资的平台载体、海门产业企业的发展实力、海门招商引资有关的政策服务宣传得淋漓尽致。宣传部门要加大在上海宣传推介海门的强度和频率,加强与上海媒体的沟通,在上海形成海门效应。

  二是加快构建招商网络,尽快在上海滩站稳脚跟。招商网络是招商引资的基础。招商网络包括人脉、企业、机构、部门、文化等等,要通过在上海的海门能人、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途径,迅速建立在上海的人脉关系;要摸清在上海的世界500强企业、全国500强企业;要摸清上海的投资机构、研发机构;要瞄准上海企业的集聚区,扩大获取信息范围,把好项目、大项目引进海门。

  三是要致力于提高招商的专业化水平。招商是系统工程,也是一门学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招商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招商的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要加强对上海的研究,深入研究上海新一轮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的新战略新特点;要加强对产业的研究,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3+3”产业集聚方向,围绕产业开展招商;要加强对项目信息的评估,深化对项目行业、产品、技术、工艺、原料、市场、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要加强对上海招商规律、招商特点的研究,及时掌握上海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城市发展等方面的信息。要把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注重创新型人才和团队的引进。既要关注重特大项目,也要重视“小而专、小而精”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型项目,不断加大对创新型、引领型人才的扶持力度。

  四是要充分发挥上海驻地招商的互动、联动、带动和辐射作用。浦东、浦西两个招商分局要互动,要定期交流,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前方、后方要联动,驻外招商分局要与区镇、部门、企业相互联动。驻上海招商分局要把其余驻外招商分局和8个产业招商分局带动起来。要利用上海的区位优势,将招商引资向苏州、浙江乃至国际辐射。

  五是切实加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在外招商人员要严守工作纪律,注重自身形象,要加强能力建设,强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要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既有利于加强人员管理,又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机制,让招商工作顺畅、协调、高效。要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体现工作成效。要完善激励机制,选拔干部要把目光聚焦到一线招商人员中去。

  葛志娟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要紧扣关键打好攻坚战,突出招商目标的聚集度,突出招引的专业化;要凝聚全力打好整体战,要与区镇加强联动,与部门加强协同,分局间要加强配合;要狠抓日常管理打好持久战,要重压力传导,重过程管理,重绩效通报。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