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说海门与上海隔江相望,是名副其实的“江海之门”
12月2日,“美丽海门·精彩世界”2017海门特色文化上海展示周活动在上海大世界开幕。上海市黄浦区委常委、副区长巢克俭,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余海虹,我市领导陈勇、葛志娟、邵茂华、朱江胜、黄静等出席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巢克俭、陈勇分别致辞,葛志娟主持活动。巢克俭、余海虹、陈勇、邵茂华共同按动2017海门特色文化上海展示周启动手印(见图)。 2017海门特色文化上海展示周从12月2日起至12月8日止,由三大活动组成,分别为“江海风·山歌韵”——海门山歌专场演出、“传承经典·匠心海门”非物质遗产传承保护主题展、“喜庆十九大·书画新海门”优秀书画作品展。展示周集中展示海门山歌、通东号子、沈绣、麒麟红木工艺品、梅庵古琴、颐生酒酿制技艺、海门山羊肉烹制技艺、书画作品等非遗产品和创意作品,通过亲身体验、现场互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上海市民近距离感知江海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文化认识海门、了解海门、推介海门。 巢克俭代表黄浦区委、区政府,对海门假座上海大世界举办特色文化上海展示周活动表示欢迎和祝贺。巢克俭说,上海大世界是百年大世界,被称为“东方艺术之门”。黄浦区正着力将大世界打造成为不仅是上海的,也是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非遗物质文化集中展示地。海门是一座美好的城市,海门特色文化丰富而厚重,在大世界展示是名实相当,不仅增加了大世界文化展示的内容,也丰富了其内涵。海门不仅是黄浦区的邻居,也是黄浦区的亲戚,今年4月,黄浦区与海门市签订了经济合作备忘录,通过两地产业互补、干部交流、市民互访,让更多的海门人了解黄浦,让更多的黄浦人了解海门,实现两地共同发展。 陈勇说,海门与上海隔江相望,拥有54公里江岸线和28公里海岸线,靠江靠海靠上海,是名副其实的“江海之门”。去年以来,海门围绕江苏省委提出的“建设上海‘北大门’”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综合实力、产业基础、生态人文等优势,加快与上海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今年以来,海门已举办各类对接上海活动140多次,其中海门市委、市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有4次,签约合作项目119个,总投资516亿元。1至10月海门全市新开工的来自上海的投资项目达到60个,总投资150亿元;与上海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引进上海高层次领军人才5名。同时,海门市委、市政府已经与上海黄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徐汇区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 陈勇指出,文化对接是海门接轨上海的重要内容。海门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影响了海门、滋养了海门,海门江海文化也丰富了上海的海派文化。文化已经成为海门人与上海人心灵沟通的桥梁,成为两地增进往来和友谊的纽带。 陈勇强调,海门是一座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海门山歌、通东号子、沈绣、麒麟红木、梅庵古琴、田园山水画等众多民间文化艺术,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举办2017海门特色文化上海展示周活动,就是要通过富有特色的山歌表演、匠心独具的非遗展示和风格鲜明的书画展览,向大家生动展示海门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人文风情,加深上海人民对海门的了解,促进两地交流合作的深入。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拓展两地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搭建一座内容更为广泛、意义更为深远的沟通桥梁,推动两地在项目、人才、资本、创新、旅游、教育、卫生等方面全面交流合作,实现共赢。我们真诚邀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各位朋友到海门走一走、看一看,实地体会江海大地的秀丽风光和人文魅力,切身感受海门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空间。 黄静从海门的文化内涵、文化亮点、文化愿景等方面推介了充满江海地域特色的海门文化。 与会人员观看了海门形象宣传片《印象海门》,观看了“江海风·山歌韵”——国家级非遗海门山歌专场演出以及海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主题展、海门优秀书画作品主题展。 |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