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说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海门

发表于: 2022-03-01
原文链接
175

  昨日上午,南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下午各代表团分组讨论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等。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在参加海门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南通正处在多重机遇叠加的风口期,海门要率先抢抓机遇、奋发有为,与上海协同发展,成为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对接服务上海的窗口,在新一轮发展中取得新的辉煌。南通市委常委、秘书长沈雷,南通市副市长赵闻斌,原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曹斌,原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兴达参加海门代表团讨论审议。我市市委书记陈勇主持讨论审议活动,郭晓敏、成伟、葛志娟、杨万平、胡文瑞等我市领导参加了海门代表团的讨论审议。

  在审议时,陆志鹏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全面,提出今年的任务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对自身建设高点定位、态度鲜明,充分体现了市委对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工作部署。过去一年,在包括海门在内的各个板块的共同努力下,南通在项目建设、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对接上海、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陆志鹏对海门过去一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陆志鹏说,海门是全市发展的生动缩影,总的感觉是海门发展有“三个好”:一是经济质态好。海门人均GDP、地均GDP分别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倍和1.3倍,充分体现了海门的发展质量很好。二是发展势头好。海门项目建设打了翻身仗,考核排名前移了四位,成为全市“一匹黑马”,在“四个全面”抓落实“两聚一高”争标兵的月度评估中跃居全市第三。三是精神面貌好。海门开展了“提振精气神,整治‘庸懒散慢拖’”专项行动,切合中央和省市委狠抓作风建设的要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干部的精气神很好。

  陆志鹏强调,南通处在多重机遇叠加的风口期,城市格局重构的加速期,转型发展的发力期,干事创业的奋发期,这“四个期”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做好对接服务上海的文章。所有的机遇中,离海门最近、最现实的机遇就是对接上海,海门务必要抓住机遇。海门是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的窗口,是南通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也是对接服务上海的重要腹地。海门对接服务上海要协同发展、协同建设,具体要做到四个协同:一是产业协同。要制造协同,要素协同,技术协同,市场协同。二是城市协同。海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与上海实现公共服务的协同发展,实现与上海的同城化;要特色协同,把海门建成有特色的城市,让上海人选择到海门来生活、创业,同时吸引外地人到海门来生活,接受上海的辐射。三是交通协同。交通协同获利最大的是海门。四是生态协同。要积极配合上海生态岛建设,逐步转移沿江化工园区、重污染企业,把海门沿江打造成为生态带、城镇带、旅游带、高科技产业带。

  在审议时,陈勇说,韩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既讲成绩,又谈问题,既有总体要求,也有具体措施,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涵丰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总结成绩、问题分析客观透彻,目标定位、思路谋划科学准确,路径安排、措施部署具体明晰。

  陈勇说,对海门的发展,南通市委、市政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市委书记陆志鹏多次专程到海门调研,对海门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年多来,海门全市上下按照陆志鹏书记的要求,紧扣“两争三区”目标,突出工业经济爬坡过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着力突破、城市工作加快转型“三件大事”,狠抓城乡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作风建设等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成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项目建设快速突破,产业转型步伐加快,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富民工作稳步推进,重点改革不断深化,党的建设持续加强。

  陈勇说,海门召开了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和南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确定了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海门的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高质量推进经济发展,建设实力海门;高质量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活力海门;高质量推动富民增收,建设富裕海门;高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海门;高质量推动城乡融合,建设宜居海门;高质量推动文化繁荣,建设魅力海门;高质量推动社会治理,建设平安海门。

  在审议时,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成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万平等代表发言。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