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2018年新春献词

发表于: 2022-03-01
原文链接
187

市民们、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中共海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给全市人民拜年!向全市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人民群众、驻海官兵、公安干警,向长期关心、支持海门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和南通市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争做改革创新排头兵、争当科学发展领头雁”的主题和“创新转型示范区、接轨上海示范区、全面小康示范区”的目标,紧紧依靠全市100万人民的共同奋斗,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年来,我们保持定力、精准发力。聚焦实体经济,狠抓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转型,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6亿元,继续位居江苏长江以北县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54亿元,列南通各县市第一;先进装备制造业、建筑业、家纺产业体量分别突破1200亿、1700亿和1000亿元;新开工超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66个,较2016年翻了一番多,在南通市产业项目建设考核中排名前移四位;投入7.2亿元建设12万亩高标准农田,规模以上“全托管”面积达17万亩,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9%以上;在南通市“四个全面”抓落实“两聚一高”争标兵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三位;名列“2017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1位,江苏省第8位。

  一年来,我们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增强海门的发展活力。2017年,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报关额达30.4亿美元;整合37家国有企业,组建了城发、交通和保障房三大国有公司;不见面审批事项达1200多个,实现了“开办企业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3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4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海门版“2340”目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等改革事项全面发力,对接服务上海、对外通道建设、江海联动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

  一年来,我们情系民生、造福百姓。投入73亿元完成46件民生实事项目,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的78%;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4万元和2.25万元,继续位居苏中苏北县市第一;有3529户、5743名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850元,低保标准提高到人均600元,在南通地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居民的基础养老金、企退人员养老金、五保供养标准都有了新的提高;建成了53万平方米、3714套保障房,让2200多户家庭住进新房。下大气力推进“263”和“拆违拆破拆旧”专项行动,投入12.5亿元推进沿江化工园区整治,关停化工企业27家,拆除搬迁保护区内住户2441家;整治畜禽养殖场1394家,拆除105家;取缔26家砖瓦企业,整治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143台,拆除违章建筑近6万平方米,累计清理整治各类闲置土地12574亩,生态环境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年来,我们正风肃纪、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深入开展“提振精气神,整治‘庸懒散慢拖’”专项行动,2017年,查处“庸懒散慢拖”等作风效能问题279个,问责91人,全市上下的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有5431名党员干部“大走访”,覆盖2755家企业、293个村居、26.9万户家庭,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了16000多个问题,公众满意率位列南通九个县市区第一;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当前,海门的发展还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不少工作还没有干好,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需要我们不忘初心,一年接着一年干。

  面对崭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海门的奋斗目标,低调务实不张扬,实干至上,行动至上,努力建设实力海门、活力海门、富裕海门、生态海门、宜居海门、魅力海门和平安海门。

  市民们、同志们、朋友们,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砥砺奋进,海门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最后,恭祝全市人民和各界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