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说海门是一个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地方
人才在哪里,希望就在哪里;顶尖人才在哪里,发展高地就在哪里。昨日上午,2018中国海门“东洲英才”创业周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高校院所的领导和专家、海门优秀校友等近300名四海英才来海参加活动。市委书记陈勇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晓敏主持开幕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成伟,市政协主席陆一飞,市委副书记葛志娟等出席开幕式。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海智办副主任颜鹤青、陈勇共同为国家级“海智基地”揭牌(见图)。
本次活动以“汇入创新之海、开启创业之门”为主题,是我市“东洲英才”计划实施五年来创新创业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示,重点围绕海门“3+3”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精心组织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生物医药主题峰会、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新材料专题论坛等5项系列活动,全方位、多维度聚焦招才引智、创新创业。
陈勇在致辞中说,海门是一个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地方,海纳百川、强毅力行是我们的城市精神。这里有着尊崇人才、唯才是举的优良传统。海门历来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作为中组部人才工作的联系点,自2013年起,海门启动实施“东洲英才”计划,先后制定出台人才政策33项。特别是近两年来,推出“创业海门523”人才计划、海门“人才新政10条”、“人才强企10条”等重磅政策,贯穿了人才引进、培育、服务各个环节,实现了从“草根”到“顶尖”、从“海归”人才到本土专家的分类施策。这里有着创业创新、集聚人才的广阔舞台。正在深入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上海“1+6”大都市圈、江苏“1+3”功能区和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以及南通加快建设上海“北大门”等重要机遇,为海门带来了多重叠加的利好消息,也不断改变着海门在区域发展中的格局,有效提高了海门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的效率。目前,海门已经形成“3+3”产业发展体系,拥有3个超千亿级的优势产业。这些,都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众多机会。这里有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海门坚持从人才最关心的事做起,竭尽所能为人才创业就业、融资担保、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收益等方面提供高效服务,积极在安居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解除后顾之忧,大力开展各类评先评优活动,让各类人才在海门“名利双收”,真正使人才“来得了、留得下、发展好”。
陈勇说,当前,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海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珍视人才、爱惜人才。我们衷心希望借助本次活动,能够让各位来宾和专家进一步了解海门、感知海门,进而把更多科研成果、前沿技术、人脉资源引荐到海门、落户到海门,促进科技与产业、人才与资本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在此,我们也向海内外的各类人才发出真诚的邀约,欢迎您汇入创新之海,开启创业之门,共同把海门这片充满生机与商机的投资热土,打造成大家创富天下、决胜未来的创业沃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科首席教授彭永臻,在海创业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代表、澳斯康生物制药(海门)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顺,海门籍知名科学家代表、国家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蛟龙”号第一副总指挥崔维成,海门籍知名企业家代表、驭势科技有限公司CEO、原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海门籍知名专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野村证券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分别演讲,他们对海门创新发展提出了真知灼见。
24个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与会人员还观看了《我在海门等你》人才纪录片。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