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益军表示补好生态短板,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关键
20日,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赵千钧来如,对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示范工程团队在我市东陈镇开展的“污水和垃圾资源化技术”项目进行专题调研。市领导何益军、黄文斌、万维庆参加调研。
调研中,赵千钧一行对东陈镇杭桥村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进行了参观。座谈会上,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范彬博士对该项目作了详细的介绍。“污水和垃圾资源化技术”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示范工程团队针对我国乡村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卫生、环境与污染治理的问题研发的。团队选择东陈镇杭桥村14组进行推广,通过对农户进行负压便器和户用厨房粉碎机的推广安装,将污染物及污水进入排放系统,通过资源化中心处置,突破了传统的生活废弃物治理模式,实现了污水和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这项工程运用“源头分离分类收集,就地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手段,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更是极大地减少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污染,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三四级河道农村生活污染问题提供了方案。
市委副书记、市长何益军表示,补好生态短板,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关键。近年来,我市提出“六城同创”的发展规划,把生态建设放在了首位,用系统化的理念推进流域性整治。“污水和垃圾资源化技术”项目巧妙地将减量化和防治工作相结合,减少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产生的面源污染。针对今后该模式的推广,何益军希望团队能够研发针对畜禽污染、秸秆回收利用等农村污染问题处理的不同模式,站在重构农村现代化系统的高度上,扩大试验样本,建立新的实验目标,持续推动项目向深层次发展。
通过实地察看和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后,赵千钧对该项目成果转化工作给予肯定,并希望该团队要将科研项目做成地方事业,让科研成果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落地,变成实用的、可行的、接地气的推广项目,进一步推动厕所革命、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