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益军参加主体功能区分组讨论,强调要狠抓项目建设
昨日,在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之后,市委书记何益军分别参加了长江镇,如皋工业园区(如城街道),高新区(城南街道),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街道的分组讨论。
2020年,长江镇全年新开工重特大项目8个、占全市总量的36.4%,完成投资42亿元、占全市总量的49.1%;续建重特大项目新增设备投资32.7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0.5%,项目建设在全市面上遥遥领先。但是,跳出如皋看长江,如皋港区重大项目数量与周边省级开发园区相比还有差距。在参加长江镇分组讨论时,何益军说,下一步,长江镇要围绕“十四五”期末挑起全市经济“半壁江山”的重任,以“工业投入三年五百亿,工业应税突破一千亿,初步建成城市副中心”目标定位谋划布局“十四五”期间的发展。他强调,要进一步聚焦项目建设,确保实现“三年工业投入五百亿”。紧扣智能装备制造、高端新材料、现代物流“2+1”主导产业发展方向,聚焦重大项目、主攻重要区域、突出重点领域,以延链、强链、补链、筑链为方向,主攻100亿、50亿、2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及1亿美元以上实体制造外资项目,确保项目建设成为“半壁江山”的最有力支撑。要进一步聚焦经济运行,确保实现“工业应税突破一千亿”。项目建设的成效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各项运行指标上,体现在应税销售特别是规模应税销售的高速增长上。2020年长江镇工业应税销售完成518亿。2021年要围绕700亿的必成目标全面发力,进一步注重服务保障,提升服务效率,强化要素配套,推行全程服务,全力以赴推进在手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建成项目早转化。要进一步聚焦产城融合,加快推进如皋副中心城市建设。高标准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前沿区,充分发挥长江口岸优势和保税区功能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真正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
在积极应对新阶段新格局新发展中,如城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和目标?在参加如皋工业园区(如城街道)分组讨论时,何益军说,如城要以“工业投入三年两百亿,规模工业三年翻一番,上市企业五年达十家”为总目标,积极谋划未来发展。他强调,要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推动实现“工业投入三年两百亿”。抢抓重要机遇,加快项目招引与建设,突出城东工业区、西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共建园区产业链建设的推进,推动重大项目招引向园区快速集聚。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实现“规模工业三年翻一番”。在狠抓存量规模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仍然要加大新增规模企业的培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实施工业大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等培育计划,既要有顶天立地大企业大集团,又要有铺天盖地的众创项目、人才项目,不断增强规模工业发展后劲。要以金融改革为抓手,推动实现“上市企业五年达十家”。改革金融体制机制,发挥如城金融产业集聚的区位、功能、载体、人才等优势,切实发挥资本撬动作用,重点引导神马等企业加大制造业板块如皋投入份额,真正把资本市场“如城板块”打造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要以系统思维为路径,推动实现主城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树立片区理念,统筹老城区与新城区功能发展,大力弘扬众志成城、克难奋进的城市攻坚精神,狠抓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不断丰富西南片区文旅板块业态,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统筹西部工业区与东部工业区产业发展,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主功能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力军,高新区更是全市科创的主阵地。在参加高新区(城南街道)分组讨论时,何益军说,高新区要紧紧围绕“实现规模工业三年翻两番,高企数量新增一百家,省级排名挺进前十五”的目标,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迅速做大经济总量、彰显高新特色,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他强调,要狠抓项目建设,推动实现“规模工业三年翻两番”。近年来高新区狠抓项目建设,落户了一批优质企业,按照“三年翻两番”增长速度,到2023年预计规模工业应税销售达94亿元、年均增长58.74%。由此分析,高新区实现“规模工业三年翻两番”,还是有基础、有条件的。要狠抓高企培育,推动实现“高企数量新增一百家”。在今后的项目招引中,高新区要紧紧围绕光电科技、智能装备、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牢牢把握企业的“高企”属性,充分发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示范引导作用,用好沪如智能制造、兰生智能制造、家仕乐等工业综合体平台,以“存量培育+增量引进”加快集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推动创新创业上水平。希望高新区锚定力争三年、确保五年省级排名挺进前十五的目标,加压奋进,苦干实干,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在参加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街道分组讨论时,何益军说,市委在综合分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有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了“工业投入每年一百亿,利用外资三年超五亿,全国排名挺进前四十”的要求,希望大家要牢固树立这一目标意识,确保能够如期乃至超预期完成。他强调,要抓实项目强区,确保实现“工业投入每年一百亿”。切实围绕工业投入每年一百亿这一目标,保障好项目建设全过程服务,确保按序时项目开工、竣工、转化;加快招商队伍重组,确保成熟项目实现年内签约落户快建设、新有项目实现考察评估快洽谈;充分发挥好老项目的裂变作用,激活项目建设、工业投入的内生动力。要抓好载体优势,确保实现“利用外资三年超五亿”。要从金元亚麻、泰慕士、荣威等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的企业中寻求更多的合作机遇,要依托好与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共建平台,争取更多的外资青睐。要抓牢关键指标,确保实现“全国排名挺进前四十”。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