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标强调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力量
顾国标调研高新区谭港村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姜明 摄
12月24日,市委书记顾国标赴高新区谭港村开展志愿服务,并开启冬训第一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严长江参加活动。
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过程中,谭港村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该村在我市率先打造3处百姓大舞台,培育出一批乡土演艺“民星”,志愿服务走进百姓家中,新时代文明新风广泛传播,主流价值深入人心,群众生活幸福满满。
走进谭港村文明实践站,顾国标听取了村文明实践工作开展情况介绍,观看了宣传短片。当了解到每月的老人服务日,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在爱心理发室接受义务洗头、理发、剪指甲服务时,顾国标不由点头称赞,他指出,要结合已有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化、系列化,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既结合形势,又接地气。
在村民张增月家中,顾国标与老张夫妇促膝长谈,询问他们生活情况。年过七旬的张增月是谭港村文艺宣传队的一员,平时主动学习表演、参与创作,家里更成了村文艺宣传队创作、排练的基地。当听到老张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多提供些文艺书籍、培训资料便于学习和创作时,顾国标笑着说:“你的这个心愿,我来帮你实现。”认领该“微心愿”后,他勉励老张继续发挥余热,投身文艺创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献计出力。顾国标指出,要把类似于这样的基地作为文明实践站点来给予更多关心、培育和指导,保证其需求得到满足,促使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在传送乡风文明中发挥更大作用。
随后,顾国标一行步入谭港村文明实践点。在退休教师曹肇铭创办的“照明书屋”,顾国标开启了今年冬训第一课,向在座的20余名理论宣讲志愿者讲述如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他说,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该项工作是助推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海安作为全国50个试点城市之一,全市上下都要意识到肩负的责任。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要将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基层落实作为取得成效的关键,切合实际,从群众需求出发,用听得懂、易领会的“谭港话”进行发动,挖掘乡村能人的潜力、特长,使他们成为文明实践的“主演”,从而达到群众喜闻乐见的效果。
顾国标强调,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力量。海安已有志愿者近十万人,还需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充实,要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和有特长的人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海安的总体发展紧密结合,促进海安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市上下要共同努力,夯实区、镇、村、组文明实践工作基础,推动海安城市能级的提升,开创工作新局面。
顾国标指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果将会慢慢体现。他希望谭港村高点定位,树立远大志向,坚定不移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抓好、抓细、抓实,促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成为村级经济的加油站、乡风文明的辅导站、文明城市的宣传站和村级支部的堡垒。谭港村要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营造老百姓安居乐业、团结向上、文明和谐的局面,打造谭港模式和谭港品牌。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