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忠指出,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研究成立科技银行
2月4日,全市2021年度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回顾总结2020年全市金融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统筹安排2021年工作任务。市委书记于立忠,市委副书记、市长谭真,市领导严长江、卢忠平、葛志祥、宋燕参加会议。
2020年,全市各金融机构坚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的政治站位,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创新思路,全面融入,与地方和企业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体现了责任和担当,实现了提升自身业绩和促进地方发展的齐头并进、互动“双赢”。我市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在全省69个县(市)区中位居第六。
于立忠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发展规模和活跃程度决定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他强调,要在金融工作研究方面有更多思考探索和工作突破,金融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不断研究、不断思考,了解其内在属性和与经济发展的深层次联系。要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有更多研究探索和工作突破,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放在金融工作的“头版头条”。要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方面有更多研究探索和工作突破,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研究成立科技银行,加大对城建交通重点工程的支持力度,创新农业金融方式。
于立忠要求,在打好金融“组合拳”方面有更多思考探索和工作突破,充分研究供应链金融、担保、转贷、保理、保险、证券、资产管理、融资租赁、典当等多种金融形式。要在金融财税互动发展方面有更多研究探索和工作突破,坚持税源经济的鲜明导向。要在推动上市挂牌方面有更多研究探索和工作突破,通过学习上市公司成功案例、先进经验,激发企业家信心和激情;积极招引更多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落户海安,近距离服务企业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要继续做好与上交所、深交所、江苏省股权交易系统等机构的协调对接,为我市企业上市工作搭台铺路;要抢抓当前国家鼓励直接融资的有利时机,多渠道、大力度推动企业上市。
于立忠要求,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有更多研究探索和工作突破,继续完善失信企业、个人惩戒制度,为金融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金融机构要以“同进同退”为原则,加强服务,遵守承诺,切实防范担保圈风险。市场监管、住建、国土、公安等部门要对债权银行在追索债务人资产过程中给予查询股权、房地产、车辆等登记事项的支持。要加强与法院的执行联动,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达到“处置一个、震慑一批、教育面上”的效果。各区镇、街道和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各自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职责,不定期深入开展风险排查。
谭真作金融工作报告。他指出,在海安众多的市场主体中,中小微企业是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的重要力量载体。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一些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广大金融机构要融入地方,勇于担当,在保护市场主体中谋求新作为。要“保二争一”扩规模,牢固树立“银地一家”的思想,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确保制造业贷款总量、占比在全省县(市)区中继续勇立潮头。要“提高站位”调结构,把握政策走势,强化信贷资源配置,主动跟踪对接服务,加快信贷资金审批拨付,全面促进项目建设提速、园区发展提质、企业运营高效。要“风雨同舟”共进退,牢固树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就是支持自身发展的理念,稳定现有企业贷款总量,在市场主体发展中赢得自身的发展。要“休养生息”降成本,充分认知银企共生共荣的关系,坚持“放水养鱼”,多算大账、长远账,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和转贷服务公司要视情适度降低担保、转贷收费标准。要“牵线搭桥”筑平台,切实推动企业融资多走“网路”,少跑“马路”,实现银政企三方合作方式的创新。
谭真要求,率先打造供应链金融的新样板,适时开发“量身定做”的新产品,努力实现上市挂牌的新突破,不断丰富金融产业的新业态,充分拓展保险服务的新领域,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在深化金融改革中开辟新路径。要坚守底线,防控风险,妥善处置企业担保链风险,依法严惩逃废债行为,继续加大非法金融监管力度,在提升金融生态中再立新标杆。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卢忠平主持会议并提出具体要求。
海安农商银行、开发区、高新区、人民银行、工商银行、中投海安担保公司、人保财险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
中国银行负责人宣读了《保护市场主体促进海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倡议书。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