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红:在廉洁南通建设实践中展现海安担当作为
编者按
2月21日,中国共产党南通市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对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蓝图已经绘就,实干赢得未来,会后,全市纪检监察系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鼓足“劲”头,“虎”力全开,锚定目标加速跑,坚持稳中求进,把握严的主基调,以争当全省一体构建“三不”机制排头兵为引领,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南通,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强保障,为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形成比学赶超、争做前列的工作氛围,@清廉江海现摘编部分交流发言供相互学习、借鉴提高。
/
在廉洁南通建设实践中展现海安担当作为
蓝图已经擘画,关键在于落实。海安市纪委监委将认真贯彻南通市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以系统思维、精准思维、创新思维、纪法思维为统领,落实“四化四推动”举措,助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争当全市一体构建“三不”机制排头兵。
实施项目化推进
推动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二是强化专项治理项目。坚持以专项治理解决共性问题,针对贪污挪用敬老院资金的民生痛点推进专项治理,护好老人“养老钱”;针对村级用工乱支滥报的基层治理难点,开展村级“隐身工”专项整治;针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虚报田亩面积套取补助的盲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整治农村“空壳社”。
三是深化协同监督项目。把协同监督作为专项治理的重要支撑,深化“1+6+N”协同监督工作机制,更加突出项目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目前全市已立项实施河道疏浚工程层层转包、套取文化项目产品经费等27个项目。
四是谋划创新项目。实施“三个一批”创新引领工程,着力构建一批创新工作机制、打造一批特色创新品牌、破解一批基层工作难题。针对中介机构违规开展政务委托服务行为,严肃查处公职人员与不法中介相互勾结问题,推动建立健全中介机构政务服务监管机制。
推进精准化办案
推动办案更加高质高效
一是突出重点领域。紧扣当前反腐败斗争阶段性特征,突出“4个深化+4个重点”,继续深挖彻查国企、金融、政法、粮食购销4个领域案件,保持高压反腐;同时,重点查处园区类腐败案件,深挖党员干部在项目招商引资、土地征租审批等方面权钱交易问题;重点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深挖规避招标、无序变更等问题背后的腐败线索;重点查处欺诈骗保行为,推动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重点查处敬老院资金管理问题,纠治虚假供养、虚假看病问题。
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在线索处置上,实施分层研判会商机制,强化规范精准处置,提高问题线索成案率。在案件查办上,深化案件承办人机制,落实案件全程会商研判机制,把握办案节奏,确保实体质量和程序规范。在案件总结提升上,开好重点案件分析会,总结办案得与失,深度挖掘“案中案”,推动“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三是用好科技赋能。围绕“初核查询不出门”目标,新增监察对象年度体检报告、水电煤等查询专线,完善查询体系。围绕大数据分析需求,打造“慧监察”大数据平台,构建分析模型,精准排查问题线索。围绕技术辅助办案,绘好人物关联图、资金流向图、相互碰面图,运用手机数据恢复、测谎等技术手段,为留置案件突破提供支撑。
坚持系统化思维
推动“三不”综合效应更加凸显
一是提升综合分析研判能力。基于“就监督谈监督、就办案抓办案”倾向,建立健全专题分析报告机制,对监督执纪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案件的主要特点、危害、案件发生的原因及教训进行综合分析,促进“个案”问题上升到“面上”系统施治,形成问题剖析、精准监督、有效治理的工作链条。
二是提升精准破解问题能力。透过现象看问题本质,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一书三送”“全程督导”机制,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常态化开展纪检监察建议落实“回头看”,督促建立健全“小特精”制度,提升治理效能。用好“我是纪法宣讲人”宣讲团,实施青年干部护苗“五个一”行动,定期制作问题情景短剧,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落实多元化举措
推动队伍建设更加坚强有力
一是强化正向激励。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坚持在办案一线、重大考验中锻炼队伍、考察干部,鼓励担当作为。注重示范引领,强化精品案例、优秀案卷等评比表彰,推进比学赶超。
二是强化学习提能。围绕培养“三通四会”型纪检监察干部,出台专业化能力提升教育培训方案,用好分层分类“阶梯式”培训、“结对赋能”“讲评双促”等机制,做到人人会监督、能办案。
三是强化严管厚爱。坚持从严管理,开展作风建设“六提升六淬炼”,不断强化内部监督约束。突出人文关怀,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身心健康,加强关心关爱,注意减压释压,注重正向激励,进一步提升归属感获得感,增强向心力凝聚力。
来源:海安市纪委监委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