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宇在“新时代如东精神”发布会上指出,要持续深耕海洋经济,更大力度保护海洋生态
县委书记陈慧宇在“新时代如东精神”发布会上指出,向海发展是如东扛起新使命、跑赢新赛程、谱写新篇章的最深底蕴、最大优势、最强潜力所在,要持续深耕海洋经济,更深层次释放资源优势、更高标准打造载体平台、更大力度保护海洋生态,在“三带”建设、“三生”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努力打造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如东样板”。
辽阔广袤的海洋既是资源的宝库,又是战略的要地,交通的命脉。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全力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南通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点将”如东:建设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这给积蓄“蓝色潜能”的如东,带来破浪扬帆的广阔天地。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确定今年为“向海发展标志年”,要求全县上下抢抓《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实施契机,紧扣沿海生态风光带、滨海风貌城镇带、高质量发展经济带“三带”建设要求,重点推进沿海基础设施工程与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全力建设向海战略实施保障、经济升级、创新驱动、宜居乐活和蓝色文明先导区,打造“增长极”上的“增长极”。
向海发展,需要更深层次释放资源优势。如东地理位置优越,海域宽阔平坦,沿海风光资源丰富,发展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近年来,通过以资源促投资,如东先后实施了31个风电项目,集聚了一批优质风电开发企业,全面开启了风电及相关配套产业的“高光时刻”。挺进深蓝,既需要我们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又需要激扬闯劲韧劲,善用巧劲,从国家战略中借势用力,进一步借助江苏沿海开发、“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的强劲东风,引进更多“巨无霸”项目,打造支撑如东工业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
向海发展,需要我们更高标准打造载体平台。要推动土地、能耗等要素资源向园区集中,完善园区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倚港而兴,是“向海经济”最强势的一环,纵观全国沿海开发史,沿海地区,要想富就必须先建港、建好港。洋口港作为如东对外开放的主要门户,也是如东向海发展的前哨,伴随着港口建设提速,如东向海发展的通道愈发通畅,“向海”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我们要抢抓通苏嘉甬铁路、如通苏湖铁路项目、洋通高速二期工程、洋口港疏港航道、洋口港铁路专线,公铁水路多式联运,催动着洋口港这艘“巨轮”加速破浪前行。
向海发展,还需要更大力度保护海洋生态。生态是大自然对如东最好的馈赠,也是如东最宝贵的家底。我们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深耕海洋经济,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理念,开启“两山”理念海上新实践,在全面发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经济带的同时,聚力推动岸线修复整治与生态建设,促进海岸线自然化、绿植化、生态化,打造人海和谐的滨海风貌城镇带与沿海生态风光带。
奋进“十四五”,扬帆正当时。让我们弘扬新时代如东精神,耕波犁浪、奋发作为,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远眼光,做好耕海图强大文章,切实肩负起“十四五”时期向海发展的使命担当,努力在建设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进程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