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汇报了我市农田退水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情况

发表于: 2022-04-01
来自 海安日报
原文链接
86

3月31日,南通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沈雷率队来我市调研农田退水治理工作。

在如海运河向阳桥省考断面,沈雷听取了该断面概况及农田退水导流循环情况汇报。为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该断面采用农田退水导流生态修复模式,即利用向阳桥区域的现状农田退水沟及灌溉提水泵站,通过改造、建设闸控,使该区域形成封闭水体,农田退水通过导流沟收集进入支流,充分调动支流的生态净化功能,最后利用泵站从支流取水灌溉,实现农田退水自然回用。沈雷认为,农田退水导流生态修复模式是一项很好的基层创新,有力削减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有好处。他要求海安继续深化探索,做好示范,及时总结经验,将先进做法逐步向全南通因地制宜进行推广。

开发区品建村高标准农田生态化灌溉系统以2100亩低标准农田为基础,每700亩建设一条自嵌式植生生态排水沟,形成生态缓冲带。灌溉期时,农田中多余退水通过生态排水沟进入退水回收装置。农田排水通过生态排水沟中的水生作物净化吸附后再排出。在生态排水沟末端建有一个退水回收装置,回收有机质等含量高的水,通过管道将这部分水输送到渠首进行循环利用。在详细了解了该系统建设理念、运行模式及退水活用原理后,沈雷对这一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他认为,该系统有效减少了尾水污染,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田生态改善有机结合,促进了农田整体生态环境改善。海安为南通其他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他要求海安继续扎实开展好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为推进农村共同富裕擦亮生态底色。

调研中,海安市委副书记张浩汇报了我市农田退水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超前谋划,积极探寻农田退水治理有效方式,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前不久,我市农田退水治理“四模式”被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海安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勇华,副市长周平参加活动。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海安日报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海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