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忠: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发表于: 2022-02-07
原文链接
47

QQ图片20211121141053.jpg

为更好地学习贯彻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展示各县(市、区)接续奋斗的新举措、新思路、新进展,11月20日,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广电传媒集团、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联合组织的《“智”进赶考路、对话“一把手”》大型融媒体活动走进海安。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和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成长春教授围绕海安发展动能、枢纽海安、科技创新、共同富裕等话题与主持人以及现场观众畅谈交流。

主持人:现场的市民朋友用一句话描述了这五年海安最大的变化,我想请于书记也对刚才咱们市民的感受做个点评。

于立忠:过去五年,在中央、省委和南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海安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结合海安实际,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民生提升、城乡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全面布局、全力推进。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海安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环境面貌改善最大、民生实事投入最集中的时期,经济总量、发展质态、人民幸福指数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升,这里面凝聚着全市人民、广大企业家的共同支持和付出。

主持人:从曾经南通的“小六子”一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其实大家面临的时代是一样的,所处的机遇是差不多的,那么,海安靠什么、凭什么?

于立忠:海安是江海文明的发源地,积淀着博大厚重的文化底蕴,青墩文化的滋养培育了一代代海安人敦厚朴实、勇于争先、勇于创优的精神品质。海安的历届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攻坚克难,立足海安自身特点和优势,从曾经南通的“小六子”一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海安注重科学谋划和系统谋划,在充分考虑现实基础、自身条件、历史机遇、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枢纽海安、科创新城”的战略定位,加快构建县域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七个更高”目标,对“十四五”期间发展进行了科学谋划。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在项目招引、园区建设、特色平台载体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与此同时,海安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工作亮点突出。海安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始终创先争优,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海安有一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队伍,立足主营主业,围绕品牌打造、科技创新、市场开拓作出了巨大努力。

主持人: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海安建设长三角重要陆港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放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抢抓战略机遇,打造通达畅联“大门户”,于书记,海安的优势和着力点在哪里?

于立忠:海安位于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处,自古就有“三十六盐场咽喉,数十州县要道”之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个落户在县级城市的省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海安区位优势明显,铁路交通、公路交通、水路交通优势突出。海安物流体系完善、功能平台齐全,现有多式联运、期货交割、保税物流、现货贸易四大功能平台,上海、大连、郑州三大期货(商品)交易所实现“全入驻”,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所获批运营,填补苏中地区空白。9月24日上港集团ICT海安项目实现首航,海安至东盟中欧班列于今年10月11日正式纳入国铁集团图定计划,成为东部沿海地区首个纳入图定计划的南向通道线路,实现了常态化开行,为海安对外开放,加快“走出去”步伐,吸引一大批制造业、服务业企业落户海安奠定了基础。海安将依托货运站、高铁站、二级编组站等陆港固有优势,以及通州湾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等国际一流海港空港资源,细化时间表,明确路线图,全力建设长三角重要陆港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为南通建设“大门户”贡献力量。

主持人:未来五年,海安将立足“一个定位、两个维度、七个更高”战略定位。具体而言,这“一个定位”就是“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核心技术国之重器,每个城市都在谈科创,于书记,海安是怎么理解这两个字的?

于立忠: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就县域经济而言,科技创新是县域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撑。近年来,海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成效明显的体制机制,海安全域尤其是企业家队伍的创新动力得到明显提升。海安不断优化创新体系,召开科技发展大会,构建了“1+13+1”科创体系。健全管理机制,组建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入开展“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行”,加强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依托海安农商银行设立科技银行。推动全域创新,形成全领域、全方位的创新格局。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在抓好“海陵英才”计划、人才新政40条等人才政策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拓展和完善我市的人才政策,全面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人才环境。持续营造良好的城市发展和居住环境,加大在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力度,吸引更多人才在海安创新创业。强化载体建设,连续八届举办“创新创业在海安”活动,建强创新功能平台,全面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和水平,全面扩大海安科技创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主持人:南通市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大门户、同奔共富路”“好通”的深入推进,找准了现代化在江海大地的特色形态,抓住了南通的最大市情和优势。于书记,海安在共富路上,准备怎么走?

于立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需要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作为基层县域来讲,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性过程,海安注重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做大城市资产,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源,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探索通过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稳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均衡普惠发展,聚焦公共教育、公共卫生,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领域,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鼓励广大企业家、中高收入群体积极投身慈善活动、公益事业。

主持人:我记得于书记在书记领讲党代会精神活动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比作康庄大道,海安是行驶在这条大路上的一驾马车,那么‘一个定位’就是道路上的指示标牌,‘两个维度’就是这驾马车的两个轮子,‘七个更高’就是我们即将抵达的一座座驿站。”于书记,南通市党代会给海安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动能?

于立忠:南通市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以“建设大门户、同奔共富路”为统领,加快建设“一枢纽五城市”,为海安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引领和科学指南。海安将更高品质建设美丽海安,打造“苏中新鱼米之乡、滨海现代化之城”。深入推进共同富裕,学习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相关文件,不断总结经验做法,走好符合海安实际的共同富裕路。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海安将按照南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相信海安的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