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忠要求,瞄准“大”的定位,抓实政治能力培训

发表于: 2022-07-27
来自 海安日报
原文链接
148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干部增强“八项本领”、锤炼“五个过硬”、提高“七种能力”,充分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绘就美丽海安共富发展新篇章,7月26日,2022年海安市第一期“海陵大学堂”正式开讲,市委书记于立忠主持活动,市委副书记张浩,市领导钱旭东、夏卫军参加活动。


首期“海陵大学堂”特邀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千目作题为《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和江苏实践》的报告。李千目从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开启、粤苏浙鲁的发展路径与特色、江苏数字化转型与海安实践三方面,简要回顾了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生动阐述了即将爆发的新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特点,系统对比了江苏和周边省份数字化转型的路径选择及区别,详细介绍了我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采用的政策和取得的效果。整个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为推进我市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帮助。


就持续办好“海陵大学堂”,于立忠要求,瞄准“大”的定位,抓实政治能力培训。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用好用足“海陵大学堂”这个重要载体,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抓好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切实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着力增强全市广大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于立忠强调,要把握“学”的精髓,力促专业本领提升。要以开展“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围绕数字经济、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融资、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治理、现代农业、公共卫生等紧缺专业能力领域,聚焦创建“长三角重要陆港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打造“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双名城、建设“苏中新鱼米之乡滨海现代化之城”和“志愿之城慈善之城”等事关海安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补齐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知识上的空白、经验上的盲区、能力上的弱项,努力消除干部“本领恐慌”,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


于立忠强调,要夯实“堂”的基础,做优培训资源保障。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站上去”相结合,不断提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各级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要积极邀请省内外领导专家“理论大咖”来海授课,帮助干部拓宽知识面、精进专业度;组织前往先进示范地区观摩学习,帮助干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适时引导党政领导干部站上讲台带头讲,帮助干部从听课“配角”变成授课“主角”,推动学习提质增效,努力把“海陵大学堂”打造成为提升能力素质、促进比学赶超、具有海安特色的金字招牌。


各区镇街道、各机关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分管科技人才的班子成员,市科技局全体人员参加活动。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海安日报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海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