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华强调,在职党员进社区,社区是承接平台,要摸清本社区在职党员的特长、优势

发表于: 2022-09-21
来自 海门发布
原文链接
115

9月17日至20日, 根据“双报到·通通在”活动集中推进月要求,区委组织部结合9月份主题党日,分批到居住地社区“报到”“行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杨江华到日新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部务会其他成员分别率队赴居住地所在社区开展活动。


召开一次“小座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区委组织部机关在职党员分为五组,分别在日新社区、青海路社区、浦江社区、光华社区、月亮湾社区召开了党群座谈会,通过问计问需问难问缺问效,广泛听取社区干部代表、党员群众代表意见建议。


上一堂“小党课”



 活动期间,部机关组工干部和党员群众一起观看了党课视频、重温了党史故事,年轻组工干部为党员群众上“小党课”,一场场既接地气、又聚人气的党员教育活动,把党的声音及时传播到党员群众的心中。

开展一次“小服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你好,请问你们店铺的场所码张贴在哪里?进店人员平时要逢进必扫啊”“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区委组织部机关在职党员到所在社区开展“进商铺宣传场所码运用”“支援社区全员核酸”“小区文明停车管理”“超市查验场所码”“文明城市创建宣传”等志愿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


解决一批“小实事”


区委组织部机关在职党员通过座谈交流、走访入户等形式,广泛征集社区居民需求,认真分析梳理社区工作困难和群众“急难愁盼”,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模式,领办了一批为民“小实事”,共绘治理“同心圆”,共建幸福“美家园”。


活动中,杨江华强调,在职党员进社区,社区是承接平台,要摸清本社区在职党员的特长、优势,发挥好骨干在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是根本,要以问题为导向,搭建务实管用的平台,把有“一技之长”的在职党员用起来;在职党员进社区,机制建设是保障,区级机关要畅通与街道、社区沟通协调反馈渠道,街道党工委要鼓励、引导社区积极主动探索创新,社区要把在职党员、物业公司、“五老”人员等各方力量统筹好,不断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




邵晶晶: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活动,让我们走出办公室,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在与社区干部、老党员面对面的交流中,在文明创建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全员核酸检测等具体的工作中,更真切地体会到基层一线的繁难和不易,更直接地感受到组织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


浦向杰:我一直想利用“八小时”外为自己居住的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双报到·通通在”活动给我们供了走进社区、服务群众的好机会。通过到社区商铺推广场所码,与社区党员一起座谈,领办“小实事”,让我能够了解到更多基层党员群众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收获了乐于助人的开心和满足。下一步,我将积极参与政策宣传、文明倡导、民意收集、应急支援、疫情防控等社区服务,与社区干部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秦成林:在“光华社区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中,通过化身“服务员”肩并肩支援核酸检测、化身“收集员”心连心倾听群众诉求、化身“宣传员”面对面讲述党的故事,让我更加坚定基层工作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基层组工干部,我们的工作责任心应更加强一点、心更细一点、工作效果更显著一点,真正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行动上,从细节、小事着手,服务好每一名基层群众。

曹佳思:通过参与社区党员“双报到·通通在”活动,与社区干部、网格员在一线“并肩作战”,我更加深入、直观地感受到基层干部们在社区党建、矛盾化解、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的艰辛与不易。接下来,我将在“双报到·通通在”活动中尽自身所能,以“一块砖”的定位、“一根钉”的精神、“一股绳”的力量,走近群众、融入群众,厚植为民情怀、倾情为民服务,在构建和谐幸福邻里环境中贡献一份力量!

朱琰:社区工作看似普通,简单,但真正想要做好、做实,做到为民解困,真的不容易。“双报到”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历练,作为一名机关党员更应该利用这次机会,深耕为民意识,做到沉下身子、沉下心,事事当先锋、处处作表率,在社区“岗位”上发光发热,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海门发布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海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