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敏要求,相关部门和区镇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更加精准服务企业
12月5日、8日,区委书记郭晓敏赴三厂工业园区、海门港新区、余东镇调研,强调要锚定目标任务,提升能力作风,因地制宜、靠船下篙,集聚资源要素,发展优势产业,确保今年工作收好尾,明年工作开好局,为全区发展大局争作贡献。
郭晓敏先后调研了三厂工业园区的新玮镍钴科技公司、瑞一医药科技公司、中兴能源装备公司,海门港新区的燕达重型装备制造公司、海螺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庚不锈钢项目,余东镇的昊逸阁纺织、名欧精密机械、铭轩电子公司、古镇建设,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运行、产品研发、市场前景和项目推进等情况,倾听企业发展诉求。郭晓敏勉励企业抢抓发展机遇,加大研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新项目建设,把企业做强做大。她要求,相关部门和区镇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更加精准服务企业,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全力破解制约瓶颈,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增长点。
郭晓敏在三厂工业园区、海门港新区、余东镇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三地经济发展情况和明年工作打算。郭晓敏指出,三厂工业园区企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要立足自身优势,理清发展思路,保持战略定力,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南通产业转型示范园区。要强化规划引领,依托现有企业,细化产业布局,坚定不移发展新能源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要强化项目带动,实施企业再造振兴计划,鼓励企业建设省级、国家级研发中心,加快企业上市进程,形成上市企业三厂板块,培育百亿级、50亿级、10亿级企业梯队;紧紧围绕原有产业基础,盘活存量资产,全力以赴招引延链补链产业类新项目,推进项目快开工、快建设。要强化城镇建设,坚持系统思维,以城市区的理念做好产城融合片区、老镇区设计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发展楼宇经济,提升城市能级。要强化作风提升,增强争的意识、发扬拼的精神,以上率下、协同分工,找准发展方向,加快推进速度,抓实各项工作,推动快落地、真落实、早见效。
郭晓敏肯定了海门港新区党员干部能吃苦、有激情的良好状态。她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目标意识,以先人一步、快人一筹的拼抢姿态抢占发展制高点,在大通州湾区域中崭露头角。要锚定目标任务,进一步扛起责任担当。以更高定位、更高追求,研究排定指标任务,激发企业潜力后劲,提高运行质态,补齐科创短板,提升各项指标在全区的比重,为海门高质量发展挑大梁、扛重责。要狠抓重点关键,进一步扭住项目龙头。志存高远、坚定信心,围绕精品钢及深加工、新能源、大宗物流三大产业,依托交通、港口、土地等资源优势,着力在50亿级、100亿级重特大项目上持续突破,不断丰富产业内涵,夯实产业根基。要强化规划引领,进一步加快新城建设。对标先进地区,高起点、高标准完善城市规划,加快启动海鲜城、酒吧一条街等城建项目,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补齐城市建设短板,着力建设现代化的海港新城,为产业发展、人口导入夯实基础。要提升能力作风,进一步加强工作组织。坚持党建引领,压紧压实责任,提高组织化程度,驰而不息改进作风、提升能力,把项目招引、企业服务、指标完成等各项工作抓得更细更实。
郭晓敏对余东镇近一年来的工作给予肯定。她说,余东镇党员干部精神状态好,发展思路清,争先进位的意识强,希望余东镇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发扬拼抢精神,争分夺秒、倍加努力,推动余东迈入先进区镇。要爬坡过坎,重塑产业格局。围绕实体经济这个主攻方向不动摇,依托现有基础,研究制定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整合资源,盘活存量,着力招引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同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确保到十四五末,工业产值过百亿。要依托资源,创塑特色优势。珍惜好、利用好古镇、京剧等历史文化资源,集思广益、尽快完善确定规划方案,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以绣花功夫逐项推进,加强与权威机构的联系,邀请有影响力的专家深入挖掘古镇文化,讲好余东千年故事,着力提升余东影响力、吸引力。要统筹协调,推动全面发展。改善镇容镇貌,使镇区建设有特色;加快土地流转,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强村集体经济,拓宽百姓增收渠道;切实做好土地双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要把能力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从严要求、压实责任,又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更好发挥班子成员凝聚力、战斗力。
区委常委、副区长宋涯参加调研。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