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东指出,要坚定不移抓好用好机遇窗口期,全面推进跨江融合

发表于: 2022-12-20
来自 海门融媒
原文链接
152

12月17日、18日,区委召开务虚会暨“学习调研月”成果交流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开拓思路、凝聚共识,科学谋划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和思路举措,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区委书记郭晓敏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沈旭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成伟,区政协主席黄卫锋,区委副书记徐加明以及区委常委、副区长围绕相关调研成果交流发言。

郭晓敏在讲话中指出,审时度势方能应对有方,要更加充分认清面临的形势,始终保持思想上的高度清醒。面对宏观环境的趋暖向好,我们决不能“后知后觉”;面对上海大都市圈的战略机遇,我们决不能“熟视无睹”;面对自身存在的短板弱项,我们决不能“束手无策”。要精准研判“时”与“势”,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看清海门的方位,研究海门的出路,谋划海门的机遇,增强信心、主动作为,持续推动跨江融合、产业发展、城镇化进程。

郭晓敏指出,抓住关键方能纲举目张,要更加深刻认清肩负的任务,牢牢抓住事关海门长远的关键环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重点在于抓好“一示范、四城市”。“一示范”就是“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四城市”就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城市、长江北翼综合实力领跑的标杆城市、“北上海”“新苏南”的第一门户城市、上海大都市圈幸福宜居的新兴城市。要坚持项目为王,推动转型升级,夯实实体经济的支撑度。聚焦“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这个目标,优化产业体系,强攻项目招引,壮大企业主体,推进创新赋能,确保明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超2000亿元,净增规模工业企业超100家,规模工业应税销售增长超30%的“三超”。要坚持发展为先,着力营造环境,激发经济的活跃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消费供给品质,组织企业出海抢订单,切实把市场信心提振起来,把消费潜能释放出来,把外贸市场开拓出来。要坚持交通为基,推动全面融入,提升城市的开放度。推进枢纽建设,超前谋划枢纽经济,建设轨道上交通;坚持规划、开发、功能、人才国际化,建设国际化城市;紧扣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目标,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世界级生态。要坚持民生为本,推进共同富裕,增强百姓的满意度。以推进富民增收增进群众获得感,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增进群众幸福感,以基层治理创新增进群众安全感。

郭晓敏强调,团结奋斗方能赢得胜利,要更加自觉认清担当的责任,全面提升落实上的执行力。要锤炼本领,善于研究、善抓落实、勇于担当。要实干苦干,牢固树立争先意识,弘扬务实精神,培育创新胆识,敢想敢做、善谋善成。要守牢底线,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廉洁自律等工作,全力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向党和人民交出高质量发展的满意答卷。

沈旭东指出,要坚定不移抓好用好机遇窗口期,全面推进跨江融合,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自信和战略主动。抢抓国家战略叠加、大交通建设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等重大机遇,围绕产业转移、科创协同、文旅联动、园区共建、政务对标等方面,主动设置议题、列出工作清单、突出政经并举,高质量对接沪苏、全方位跨江融合。要坚定不移聚焦产业和项目,进一步做大总量、提高质量、强化均量。大力推进产业倍增,抓好招商引资、低效用地盘活、企业上市工作,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片区开发与园区运营招商并举,推进中天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海门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坚定不移推进城乡融合,深入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坚持市场化思路、产城融合方向、高品质特色化、点线块面有机结合,抓好重点片区的研究规划和开发建设。要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集聚资源要素,创新机制体制,大力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着力发展创新型园区。要坚定不移防风险、守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平稳有序地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增收节支,提升国有企业运行质态,一刻不松抓好安全生产。

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各区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区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海门融媒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海门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