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峰代表:重点依托苏锡通园区 全面推进苏通跨江合作
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推进“一枢纽五城市”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站在新时代风口的南通始终要与上海、苏南同频共振,跨江融合的脚步始终不停歇。
在南通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23年南通“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层次接轨上海,高质量推进苏通跨江融合,合力打造长江口战略协同区,更好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从隔岸相望到如今各个板块纷纷牵手苏南、上海,作为桥头堡的苏锡通园区又该如何摆好位置?
“面对新一轮全面推进苏通跨江合作的战略机遇,苏锡通园区将主动担当、靠前站位、抢挑重担,充分发挥10多年来积累的合作基础和经验优势,全力争当全市深化苏通全面合作的‘急先锋’‘主力军’和‘排头兵’。”南通市人大代表、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晓峰说。
“过去十几年我们还是有心得的,经验会多一点,特别是政府推动下的商业合作模式。”黄晓峰介绍,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系由苏通科技产业园区、锡通科技产业园一体化融合而成,是南通、苏州、无锡三市跨江联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园区。自2009年原苏通园区启动建设以来,始终坚持以优越机制推动苏通合作迸发活力。得益于苏新理事会、苏通跨江联动合作开发联席会、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等平台,以及长期的干部交流、软件转移等合作机制,园区的发展理念、建设标准、产业层次、公共配套都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黄晓峰介绍,按照商业运作、互利共赢的思路,组建中新苏通科技产业园(南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园区开发,通过建立合理的收益模式,实现了合作各方的共赢,推动了合作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苏通合作模式运转顺畅,稳定高效,省内外多地开发园区都来考察学习过,称赞其跨江合作示范度高,具有较强的可复制、可推广性。
园区70%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来自上海、苏南,这也足以证明苏锡通园区深耕苏南、上海时日之久。不过,黄晓峰认为,这些项目并不是一种竞争关系,也不是简单的产业溢出或是梯度转移,“我们招引的项目放在苏州、上海同样‘拿得出手’。”黄晓峰介绍说,园区与苏州方围绕产业融合、共链发展各自贡献长板,以优质项目的高效集聚促进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10多年时间里,成功落户了联钢精密、赛普生物、懋略科技、欧亚马等一大批高质量跨江合作重大项目,在新增约1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情况下,创造了相当于单个县(市、区)十分之一的GDP,五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之所以受到苏南、上海企业的青睐,黄晓峰归因于南通在空间拥有相对宽裕的土地,较为低廉的综合成本和较为完备的配套设施。而随着张靖皋、海太等多条过江通道开工建设,南通“好通”的新优势加速凸显,与苏南的区域经济地理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短短的一个小时车程却是有价值的,”黄晓峰说。
因此,黄晓峰建议重点依托苏锡通园区全面推进苏通跨江合作。持续深化苏锡通园区与苏州相关产业板块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在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推动“苏州孵化、南通转化”“苏州研发、南通制造”模式在园区持续开花结果。加快创新拓展苏通合作新机制,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跨区域共享机制,建立相关行政许可异地通办等机制,形成更多的苏通合作新机制、新成效。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