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卫军介绍了2022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23年工业经济工作方向及主要工作举措
3月3日,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于立忠,副市长夏卫军参加会议。
2022年,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聚焦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亮点、热点、难点,组织课题小组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完成26篇高质量调研文章,总计约20万字,为推动海安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了积极贡献。《脊梁:海安工业奋斗的足迹》一书由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和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袂组织编撰,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以人写史,以点带面,分为三个部分:优秀企业家群像、国家奖光荣榜、海安工业大事要览。三个部分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在历史坐标中,相互印证了海安工业创新争先发展的辉煌成就。创作者以鲜活的故事、动人的细节,彰显了海安工业企业家的拼搏、敬业和奉献精神。
于立忠说,2022年,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脊梁:海安工业奋斗的足迹》一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文化强市增添了新亮点。
于立忠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特征。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要继续发挥智库作用,在《脊梁》一书的基础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海安新实践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服务。要吃透海安市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安在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商贸物流等方面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行梳理,为海安系统研究和谋划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要围绕海安建设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创新型县市,“产业焕新、空间再造”,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制造业绿色低碳协调发展等热点难点积极研究探索。要围绕如何支持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目标,从政策供给、资源配置、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和培育、支持企业走出去等方面为市政府出谋划策。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要和市工业经济联合会有分有合协同发展。
夏卫军介绍了2022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23年工业经济工作方向及主要工作举措。他希望,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能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焕新、空间再造”积极研究,开展好宣传。
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总结了2022年工作,并就2023年工作重点提出了初步打算。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