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媛媛说,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是南通市区建筑历史最悠久、人文底蕴最深厚的历史地段
“我记得原来靠近南边院子那儿有个贴烧饼的……”,会议室内言来语去,气氛热烈。4月9日上午,通籍名家返乡座谈会在崇川区举行。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成媛媛与通籍名家袁运生、袁佐、袁加、袁滨等欢聚一堂,深入听取他们对我区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的意见建议。
著名画家袁运生先生在详细了解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近年来开展的保护修缮工作后,分享了关于老宅保护的想法。他说,寺街承载了自己许多的成长记忆,昔日孩童时的玩耍嬉闹、与父母畅谈的欢声笑语仿佛历历在目。他希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应坚持以科学理念引领规划、以保留历史记忆推动传承,妥善处理好旧与新、内与外、古与今的关系,特别要遵守“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的原则,守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砖一瓦。
成媛媛向袁运生先生一行对我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她说,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是南通市区建筑历史最悠久、人文底蕴最深厚的历史地段。近年来,崇川坚持修缮保护与有机更新并重,全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让寺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不断激发生机活力、展现独有魅力。崇川将准确把握街区建筑肌理和历史风貌,注重功能品质提升,一如既往地坚持传承文化与完善规划并重,深化城市有机更新,精益求精做好修缮工作,进一步打造彰显历史风韵、匹配产业发展、符合群众期盼的历史文化街区。
据介绍,袁运生,1937年4月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1962年至1980年,分配至吉林省长春市工人文化宫工作,1979年创作首都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1980年调至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工作,1982年至1996年,赴美讲学并客居纽约,1996年至今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曾任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副主任。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古代造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大课题“重建中国美术教育体系”责任人。
4月8日,“回到南通”——袁运生艺术展开幕系列活动在南通美术馆举行。“回到南通”——袁运生艺术展是袁运生艺术生涯的最大规模回顾展,也是南通美术馆首次策划举办的大型名家个展以及“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课题的个案研究展。此次展览共计展出作品655件,涉及速写、油画、雕塑等,作品规模之大、数量之多、类型之广前所未有。袁运生先生艺术生涯最大规模的回顾展1月17日开展起,便引发了市民的观展热潮,截止目前,已吸引各地观众超6万人次,媒体争相报道,打卡宣传信息不断涌现。
区政府办、文旅局、和平桥街道、文旅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