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常委、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许金标:追赶超越 跨江争雄 勇当现代化建设主力军
通州日报讯(记者周优优)编者按:区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为通州“十四五”发展谋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各镇(区、园、街道)将以什么样的创新之举开启新征程,以什么样的“硬核实招”实现新发展?即日起,通州日报开辟专栏,刊出镇(区、园、街道)负责人专访系列报道,展示各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新一年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汇聚全区勇当“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领跑者的强大力量,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多作贡献!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期。南通高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抓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南通‘大交通’优势等多重机遇,围绕市委、区委提出的‘全省排名挺进前十五’的目标,突出‘一体两翼三突破’总体思路,在追赶超越中攻坚,在跨江融入中争雄,打造长三角区域有影响力的高端人才集聚地、高端技术创新地、高端产业主阵地。”日前,区委常委、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许金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围绕这些目标,南通高新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瞄准靶心,吹响招商引资“冲锋号”。坚持将招商引资摆在“头版头条”,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深耕“一主一新一智”产业,突出围绕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等重点领域,集成电路、5G商用上下游领域,加速产业的链化延伸、补缺,做大规模,做出特色。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利用上海、苏南产业优势和外溢效应,承接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领域产业转移,全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链企业。试点市场化招商,完善现有招商组织架构,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形成你追我赶、互相比拼的生动局面,力争今年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50亿级、百亿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新签约“一主一新一智”产业项目比例达80%。
找准重心,筑牢项目建设“压舱石”。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产业强区的主抓手,把促进项目落地、服务项目开工、加快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建立项目推进工作小组,健全“分段联办、集中推进”工作机制,围绕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重点环节,制订时间表和路线图,构建从项目签约、土地征用、项目报批、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的闭环责任体系,做到周调度、月报告,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点推进中科仪半导体设备、富创精密设备、镨赛精工科技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实行专班化负责,实现早竣工、早投产,确保全年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5个,努力在南通市、通州区考核中勇夺红旗。
抓准核心,争当科技赋能“桥头堡”。围绕产业抓创新,突出企业强科技。南通高新区将狠抓创新主体再扩容,以科技企业的发展助推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工艺创新。加快科技企业“小升高”,着力构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梯队。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联合攻关,推进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用好江海英才创业周、通州高洽会等平台聚才引才,深入探索“人才+项目”“人才+产业”引才模式,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加快平台载体建设,重点以江海智汇园为创新核心区,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在高新区建设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众创社区,着力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高新区集聚,将江海智汇园打造成展示创新成果的新窗口。
对准中心,擦亮营商环境“金招牌”。围绕“项目为王、企业为上、服务为本”的发展理念,高效率破解难题、高质量保障要素、高标准完善服务,全力构建开放包容、重信守诺、亲商清商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动公共配套服务规划建设,加快提升园区商业配套品质,不断优化园区投资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开展产业党建联盟和“一主一新”商会活动,密切关注企业运行,在纾难解困中提升对企业的护航能力。继续开展领导挂钩联系助企服务活动,完善企业问题处理流转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精准助力企业创牌提标、做大做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放”上求突破、在“管”上抓创新、在“服”上勤优化,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完成高新区全链审批工作,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
许金标说:“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南通高新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久久为功的定力、敢为人先的进取,以创新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以实力擦亮高质量发展成色,奋力实现全区当龙头,全市当示范,全省、全国争前列!”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