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勇陪同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来海调研乡村法治文化建设

发表于: 2023-12-15
来自 海门政法
原文链接
67


为进一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全面了解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情况,12月13日上午,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刘汉银一行来海开展专题调研,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许建彤、副处长宋春辉,南通市司法局局长朱志强、副局长周昌元,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勇、区司法局局长高志雄等领导陪同调研。
刘汉银一行先后参观了常乐镇官公河村“张琰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杨大姐工作室”、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青龙港张謇法治文化园等地,详细了解我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对我区法治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海门将张謇法治精神与地域特色有机融合,探索出了深入乡村、贴近群众的乡村法治文化,提升了全民法治素养。依托法律明白人、村法律顾问等基层治理力量,深化群众援法议事、网格治理等基层治理模式,为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了基层法治力量。希望我区将传承创新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生命线,适应科技变革和网络传播新趋势, 适应群众需求和法治实践新变化,持续挖掘张謇文化、江海文化、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和法治精神,探索法治文化建设特点和规律,持续打造乡村法治文化特色亮点。
今年以来,海门区始终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作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有重点、分步骤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育,重点推进“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书记早班车”“杨大姐工作站”“老兵张琰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老薛工作室”“老舅妈工作室”“王光玉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陈大姐调解室”等特色法律明白人工作室14个;积极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截至目前,村居新建6个,提档升级25个法治文化阵地,区级建成了“张謇法治文化园”及“民法典主题公园”,有效打造了“生态+文旅+法治”特色法治文化阵地;立足法治服务保障民生,将“援法议事”理念贯穿于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全过程,通过融合打造290个“援法议事”工作室,打造开放共享的“援法议事”平台,实现基层治理由“为民做主”向“由民作出”转变;坚持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作为深入推进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有利抓手,结合张謇名人故里、通东革命老区等地域特色与乡风民俗,绘就一幅幅精雕细琢的法治文化画卷;积极推进11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引导律师咨询、公证办理、法律援助等服务主动向村居延伸,着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圈,有效确保乡村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和谐有序。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海门政法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海门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