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骁毅指出:“通江达海”这一天然禀赋,让沪通关系往来更加频繁

发表于: 2024-01-15
来自 通州日报
原文链接
137


1月15日,第三届南通江海英才创新创业大赛通州赛区上海站暨通州区第二届科技镇长团杯创业大赛走进上海,开启了今年首场对外招才引智活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施骁毅,通州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南通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徐济进出席活动。

施骁毅在致辞中指出:

近年来,沪通两地已进入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为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树立了标杆。

——“通江达海”这一天然禀赋,让沪通关系往来更加频繁。随着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成通车,通州已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都市圈、生活圈,沪通两地正携手按下全面跨江融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快进键”。

——“产业高地”这一发展定位,让沪通产业纽带更加牢固。通州立足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的建设路径和发展内涵,加快新能源、半导体、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近三年,26个上海方向重大产业项目落户通州,总投资约182.4亿元。

——“跨江合作”这一发展战略,让沪通人才交流更加紧密。通州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对接、产学研合作、科技镇长团挂职等方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希望路演人才把技术优势、研发优势与通州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紧密结合,将创新成果优先在通州落地生根,引荐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到通州发展。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办主任曹邢彬从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创新要素等方面推介了通州发展环境,并详细介绍了通州区人才新政3.0版。

在南通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科技镇长团的牵线搭桥下,9个上海方向的高层次人才项目参加路演, 项目涵盖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点评专家围绕技术研发、融资计划、团队组建和企业发展前景等方面,与路演项目进行了深度互动交流。

区委组织部、南通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科技镇长团以及南通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局、科技新城、石港镇、兴仁镇、兴东街道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来源:人才开发科、人才服务科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通州日报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通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