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艳秋强调,要拉红线、守底线,安全意识再增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锚定三年目标,分析监管短板,聚焦突出问题,总结 2024 年一季度工作成绩并布置下一阶段工作,4月3日下午,海安市召开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治理联席会议重点成员单位工作例会,海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侯艳秋出席会议并讲话。
侯艳秋指出
要强认识,找抓手,凝聚监管合力。
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心系“国之大者”,在厘清校外培训、培训机构、培训行业等概念的基础上,强化政策学习研究,准确把握“双减”工作的政策要求和核心目标;要全面分析当前全市校外培训市场现状,认真梳理总结治理工作成果,破难题、补短板、强特色,进一步强化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生产管理;要杜绝“功成身退”的懈怠心理,防范“穿新鞋,走老路”的守旧心态,戒骄戒躁、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认识,主动担当,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常态长效。
侯艳秋强调
要拉红线、守底线,安全意识再增强。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监管体系,有效保障学生在校外培训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是当前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各成员单位要完成规定动作,认真学习、吃透《关于持续推进海安市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集中整治行动的通知》精神,按照“防住重特大、盯着小而险、紧跟新情况、消除空白点”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消防安全攻坚行动”;要开展常态工作,按照《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要求,指导和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实施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积极开展常态督查和现场指导,强化社会监督与信息互通;要重视安全演练,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教职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指导各培训机构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景演练,确保所有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应急逃生技能。
侯艳秋要求
要群策群力,规范监管再强化。
各成员单位要把机制运用好,依托联合治理联席会议和涉稳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定期会商调度,不断强化业务指导和督查考核,确保做到政策口径权威统一、执行力度协同一致;要把责任落实好,充分利用“双网格”监管体系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变相类、隐形化学科类培训和“小作坊”式机构监管效率;要把氛围营造好,强化社会参与,通过社会监督引领舆论导向,通过公开曝光形成执法震慑。
侯艳秋希望
要换位思考,服务举措更暖心。
校外培训行业是全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主体。各成员单位既要立足规范,当好监管员,更要着眼发展,成为校外培训市场健康优质发展的服务者。要制定清晰简洁的政策依据、行业标准和教学质量指南,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要支持行业协会、行业联盟、行业党建的建设和发展,鼓励校外培训机构通过行业自律来提升服务质量;要鼓励校外培训机构开发创新和富有特色的课程内容,支持备案机构进校园、进社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多元发展,形成互补和共赢的教育生态。
市教体局副局长、联席办副主任崔益丰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崔益丰从“强安全,聚力推进联合整治;拓载体,积极营造“双减”氛围;提效能,全力提升监管水平;谋创新,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四个方面总结回顾了2024年一季度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工作成效,并针对当前学科类违规培训仍然存在、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仍未闭环、监管职责存在盲区等存在问题,要求联席会各成员单位:强化安全管理,在“防风险”上下功夫;完善执法体系,在“补短板”上下功夫;创新发展机制,在“增后劲”上下功夫,为圆满达成“双减”三年目标任务,推动海安“教育强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上,教体局体育科、科技局、文广旅局、消防救援大队和海安街道、立发办事处立足职责,就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协调的工作以及下一阶段打算进行交流发言。
市公安局、司法局、人社局、住建局、城管局、商务局、卫健委、应急管理局、数据局、市场监管局、信访局、社会治理中心分管负责人,各区镇相关负责同志,各区镇教育服务中心主任,市教体局监管科、体育科相关人员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