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明:感恩奋进、真抓实干,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饱含着对江苏大地的深情厚爱、对江苏工作的深切关怀。今年3月5日,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希望江苏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要求,极具思想引领力、政治动员力、实践穿透力、时代感召力,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次审议中,总书记听取了南通关于服务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情况,对南通给予殷切勉励,让我们倍觉温暖、倍感幸福、倍增干劲。
我们将以忠诚感恩之心,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一体学习、一体领会、一体落实总书记历次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力抢抓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以勇挑大梁的信心底气、实干作为,交出高质量发展的过硬答卷,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稳中求进,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坚定扛起经济大市责任担当
总书记对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要求一以贯之,对江苏发展始终寄予厚望。省委要求南通在高质量发展上只争朝夕、锐意进取,扎实推动今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全省“挑起大梁”多作贡献。
南通作为全省经济大市,将锚定目标、奋发作为,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三个年”活动,深入推进产业倍增、城市更新、债务管理“三个三年”行动,持续优化招商引资季度分析会、项目建设季度观摩会、科技创新双月例会、企业上市月度联席会等经济工作“四项机制”,努力实现“高开稳走全年进”、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强化精准施策,充分发挥“1+8”重点经济专班作用,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实施“万事好通”营商服务举措 3.0 版,持续推进服务经营主体大走访,加力落实国家和省、市系列惠企政策,不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产业转型、消费升级、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以重大项目拓展投资新空间,用足用好新增国债、专项债等政策,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
稳住外贸外资,组建市外贸集团,大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办好“南通名品海外行”活动,进一步做大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规模;持续办好跨国公司总部对接系列活动,深化外资企业走访服务,引导企业增资扩股和利润再投,推动利用外资提质增效。
激发消费潜力,组建十个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工作专班,制定服务业稳增长六条政策,推动南通中心奥特莱斯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开业,促进商文旅体深度融合,精心策划“江海有情·南通有请”系列促消费活动,确保“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精彩”,让“南通好玩”成为城市新名片。
突出创新驱动,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
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抢占未来制高点、开辟发展新赛道、增强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之举。
我们将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鲜明导向,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项目支撑、集群发展的制造强市之路,助力江苏打造“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打造科创强引擎,以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持续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合力推动东南大学南通校区、国际海洋学院和重大科研平台落地,充分发挥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省船舶海工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科创平台作用,确保全年引进科创项目超1200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700家、培育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超70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50家,以创新驱动力赋能新质生产力。
强化项目硬支撑,坚持“项目为王”,用好产业项目建设“龙虎榜”,强化要素供给、破解瓶颈制约,全力推动在手7个百亿级项目尽早开工、在建13个百亿级项目尽快投产、47个省重大项目序时推进,确保全年新开工总投资超5亿元工业项目220个以上、竣工达产200个以上,以项目建设推动强链补链延链。
加快新型工业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攻坚行动,力争全年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到“十四五”末形成3-5个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src="https://ntfboss.newaircloud.com/ntfb/pic/202404/12/608cbd58-b8c5-4fcf-bcfa-95a12541c573.jpe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720,limit_0/auto-orient,1" nac_h="725" nac_w="1080" data-w="1080" data-ratio="0.6712962962962963" data-catchremoteimage="true" _src="https://ntfboss.newaircloud.com/ntfb/pic/202404/12/608cbd58-b8c5-4fcf-bcfa-95a12541c573.jpeg" data-type="jpeg" data-s="300,640" data-imgfileid="100096778" data-galleryid="" border-box;"="" inherit;="" 388px;="" 100%;="" data-cropsely2="257" data-cropsely1="0" data-cropselx2="578" data-cropselx1="0">
深化改革开放,更大力度推进跨江向海,奋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
总书记强调,江苏要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
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是上海“1+8”大都市圈长江以北的唯一城市,是江苏“1+3”功能区中承担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发展双重使命的唯一城市,地理区位独特、战略地位重要,有责任在落实国家战略中主动作为。
我们将放大“南通好通”“左右逢源”优势,联动落实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扬我所长中打造开放支点,加快建设“北上海”“新苏南”,更好发挥沿海向北、沿江向西传导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跨江融合,扎实开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五大行动”,务实谋划、积极推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探索“基地+拓展区”“总部+协同中心”“飞地孵化”“离岸创新”等路径,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着力打造长三角新质生产力承载地、制度创新试验田、融合发展样板区。
加快向海发展,实施海洋强市建设行动方案,创新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机制,力促华峰、中石油新材料等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开工建设,着力建设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进口、储运、加工、贸易中心,打造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加快园区扩能,以南通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为新起点,持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优化提升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发展扩容提质、争先进位,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注重生态优先,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擦亮美丽南通名片
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11月12日,总书记考察南通时用“沧桑巨变”肯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南通素有“江海门户”之称,是长江在江苏奔流入海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守好生态本底是应尽之责,我们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更好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抓好长江大保护,积极推动跨区域联防联控,共筑长江口绿色生态门户,统筹推进“十年禁渔”、岸线整治、湿地保护等工作,着力打造“南通之链”滨江绿道、“缤纷百里”沿海绿廊,充分展现江风海韵的城市气质。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生活源治理,加强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管控,确保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全省前列;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工程体系,全年新增区域治水覆盖面积1000平方公里、农村生态河道120公里。
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加快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风电、LNG等绿色清洁能源,探索推进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努力让绿色低碳成为生产生活新方式新风尚。
彰显以人为本,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城市
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江苏提出“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重大要求,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人民幸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我们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改善保障民生,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深入探索人文经济学南通实践,健全优质均衡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做精做美中心城市,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农村人居环境千村整治”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面提高治理效能,在创成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数字赋能,推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经验,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营造更加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强化党建引领,倡树真抓实干鲜明导向,着力巩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总书记强调,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
我们将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铸牢理想信念之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巡学旁听等制度,在深学细悟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
锤炼敢为善为之能,深入开展争当“求真务实敢为善为好干部”活动,牢固树立“崇尚实干、注重实绩”鲜明导向,激励党员干部以“竞”的姿态、“拼”的精神、“敢”的担当干事创业,持续巩固“七虎竞南通、十强逐江海”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创新强基固本之举,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稳步推进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标准+示范”建设,着力锻造基层坚强战斗堡垒。绷紧纪律规矩之弦,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断构筑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