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华表示,海门一如既往地渴望人才、吸纳人才、成就人才

7月20日,2024’中国·海门“东洲智行”高层次人才洽谈会暨长三角巡回引才(合肥专场)活动在合肥泓瑞金陵大酒店成功举行。海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党校校长杨江华出席活动并致辞,海门区政府党组成员、南通市生物医药科技镇长团团长郑祺主持。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安徽省工业文化协会会长王有军,合肥市人社局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梁海江以及南通商会代表、创客精英、专家教授、优秀人才代表等70余位嘉宾出席活动。

杨江华在致辞时说,海门是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的故里,张謇先生除了在家乡兴办实业、发展教育,创造了许多彪炳史册的“中国第一”外,足迹同样遍布安徽各地。海门与合肥虽然山水有隔,但是渊源流长、情意无间。海门这座独具魅力、富有实力、彰显活力、充满潜力的江海福地,诚邀四海英才汇入创新之“海”,开启创业之“门”。
杨江华说,海门是一座奔竞不息的实力之城,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东临波澜壮阔的黄海,南倚奔流不息的长江,“靠江靠海靠上海”,素有“江海门户”和“金三角上小浦东”的美誉;海门是一座内畅外联的枢纽之城,承南启北、通江达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等空港环抱四周,宁启、疏港、洋吕等铁路开通运行,扬启、沪陕等高速纵横交错,江港、海港、码头、开放口岸一应俱全,内畅外联、八龙过江的交通新格局呼之欲出;海门是一座左右逢源的风口之城,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域,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上海大都市圈等战略和规划在这里交汇叠加,赋予了海门未来发展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可能;海门是一座厚积薄发的科创之城,产业体系发达,平台载体完备,形成“3+3+2”产业集群,一批重量级功能型平台、创新型平台相继落户海门,全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14家;海门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有机融合,具有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宜居、宜业、宜游的居住环境,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
杨江华表示,海门一如既往地渴望人才、吸纳人才、成就人才,迭代出台人才新政,持续优化人才生态,致力提供“真招实策”的支持,对于符合海门产业发展需要的顶尖人才(团队),可获最高1300万元项目资助,对于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可获最高1000万元项目资助;致力提供“真金白银”的激励,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东洲英才”投资基金,加大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力度;致力提供“真情实意”的服务,发放“东洲英才”服务绿卡,开辟子女入学“绿色通道”,构建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住房保障体系,创设“东洲听才说”服务品牌,随时随地倾听人才心声、助人才办实事,为广大人才营造家的温暖。






活动现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江新区作政策环境推介,南通市海门区驻合肥市人才工作站和大知识科学研究院知识图谱实践中心揭牌成立,江苏崇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汪六一和南通海赛未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翀作创业分享,现场对通过评审的人才项目进行了颁奖。
会前,16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进行了项目路演,与会人员参观了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和中科资城高端装备孵化基地等地。南通市生物医药产业镇长团联合区科技局在合肥举行科技镇长团“聚智强链合肥行”活动,集中参观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省院士工作站、药材陈列馆、安徽道地药研展室及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吴信东院士实验室(算力与人工智能在知识图谱方面的应用)。海门区人社局联合合肥市蜀山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共同举办了“合肥市蜀山区·南通市海门区2024‘2+N’人才对接专场招聘会”,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组织假期留校大学生参加了招聘活动。
海门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委、科技局、人社局、投资服务中心、工商联、科技人才发展集团、各区镇相关领导和科技镇长团成员代表参加活动。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