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昊来到如城街道城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点,与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

发表于: 2025-06-13
来自 如皋高新区
原文链接
100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助力培育特色产业,拓展产业融合新业态,为打造具有如皋特色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样板建言献计、凝智聚力。近日,高新区(如城街道、城南街道)各村(社区)结合“两代表一委员”活动日,围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开展专题协商议事活动。

城南社区

图片

6月10日,市委书记、市长王鸣昊来到如城街道城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点,与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就“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议题,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图片

接待中,王鸣昊认真倾听群众的发言,详细记录意见建议,并就产业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等话题与大家进行了探讨。

社区群众代表建言献策

畅所欲言——

图片

冯学平:建议在“夜经济赋能城市活力”战略上有所突破,通过共建“社区+商圈”融合生态、强化“公信力赋能+消费力激活”双擎驱动、力促“配套服务+长效管理”双提升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

图片

孙  梅:结合当下电商销售迅速发展的市场大环境,建议政府搭建相关平台,实现我市农产品基地产品供给与个人、企业电商销售平台的信息资源互通。

图片

吴郭兢:将当前“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女性友好”等关键词,融合进门面设计、产品研发中,形成独具风格的皋城风格。

图片

陈  艳:建议探索“强村公司”的发展路径,因地制宜、有效融合,让大家体验到更多的传统文化项目,让农文旅融合发展分片成势成为如皋新名片。

挂钩代表和委员倾听呼声

提出建议意见——

1

图片

石勇祥(人大代表):建议相关部门围绕群众代表所提及的营商环境配套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农文旅融合推动有效落地落实。

2

图片

陆小建(人大代表):建议借助有实力的龙头公司作为运营主体,结合我们村(社区)及农户的全面互动,来实现市场化下点线面运营的完整布局。

3

图片

王东方(政协委员):建议通过加强强村公司合作模式的探索、选好融合赛道、开发好产品、做好新农人培育、借势引流这几个方面推动产业赋能。

4

图片

冒燕(人大代表):建议围绕提升农业产业链附加值、做好“农业+”融合发展大文章、做优电商服务保障和降本增效、强化产业项目、文旅项目宣传引流等方面助力振兴、推动发展。

街道及相关部门现场答题

回应民生关切——

图片

如城街道:产业融合,乡村振兴是一场系统工程,也是一条共生之路。街道将立足“四如”乡村美学新实践,通过“如果农产品、如画乡村景、如意农文旅、如愿创客地”的融合发展路径,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我们以整体规划为引领,在保留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实现片区联动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融合动能,重点培育钱长蜗牛营地、花木宜家基地等特色项目,打造“如城如果”品牌,拓宽共富路径,同时,通过空间、资源、人脉的深度整合,为“乡村合伙人”搭建更广阔的业态推广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乡村美学实践,推动商超与乡村产业精准对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转变村(社区)传统房东思维,构建产业发展共同体;持续放大特色优势,让乡村资源活起来、产业强起来、百姓富起来,走出一条具有如城特色的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图片

商务局:针对刚才群众和代表、委员所提及的相关问题,一方面,我们正在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通过开展电商人才培训、运转电商公服体系,推动农特产品运营。另一方面,我局将联合农业农村局、宣传部等,在农产品外销通道、乡村快递物流“共配共投”等方面,务实举措,助力发展。

图片

农业农村局:结合刚才群众和代表、委员的建议,我们将就搭建平台整合全市特色农产品的信息资源问题迅速推动落实,围绕片区发展新思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密切关注和支持钱长村的蜗牛营地、“如城如果”IP品牌、磨头金旺家庭农场等整体业态推广和打造。


书记寄语——

面对群众代表提出的需求,王鸣昊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要立足特色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和总结适合如皋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在原色原味的农业生产基础上开发文创产品、体验项目,深入做好“农业+”“文化+”“体育+”等文章,让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鸣昊指出,要立足各村资源禀赋,推动“花木盆景+三黑三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探索“强村公司”发展新路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模式,做实产业支撑。要深化对特色资源的精细化开发利用,支持发展直播带货、网红经济等新业态,在市场营销策划、产品包装设计、品牌打造推广上持续发力,不断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同时持续提升“苏·皋长寿”公共品牌辨识度。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持续优化乡村环境品质与服务,创新植入非遗体验、研学实践、采摘游玩等多元业态,加速构建“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复合型消费场景,精准对接游客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为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安定社区

图片

6月12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鸣华与同组党代表、人大代表共同参加“两代表一委员”接待日活动。

现场声音——

“能否搭建平台,帮助小微企业对接政策支持和客户资源,比如,承载乡村游客住宿、餐饮的宾馆、酒店等?”

“建议增强与企业、市场经营主体的互动,一方面,推动产业信息互通,另一方面,带动项目增收。”

“建议用好城市社区人脉资源,发挥社区合伙人优势,做好资源嫁接、使用。”

陈鸣华指出,安定社区作为纯城市社区,发挥资源优势,组织了金融、制造、服务等多业态主体参加本次活动,思路鲜明、特点突出。近年来,高新区(如城街道、城南街道)在各个村(社区)探索了推动乡村振兴的不同发展路径,培育了钱长蜗牛营地、夏庄小微盆景、“如城如果”品牌等特色项目,下一步,要进一步深挖自身优势,主动担当作为,通过平台共享、融合共建,促进不同主体间的资源高效嫁接与深度共享融合,不断激活发展动能,最终实现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城西社区

图片

6月10日,如皋市政协副主席、如皋中学副校长薛钧走进如城街道城西社区,开展“两代表一委员”接待日活动,围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开展协商议事活动。

现场声音


“希望盘活用好辖区内东方大寿星园,讲好如皋长寿文化,让长寿旅游赋能城市发展。”


“希望对老334道路污水管网进行改造,让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更美好。”


“希望能够加强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让游客到如皋看了博物馆、游了水绘园后能够留得下来。”


薛钧表示,“两代表一委员”接待日活动,让代表、委员直接与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需求,社区要将建议意见及时梳理,反馈给相关部门,切实办好惠民实事。就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他指出,产业融合、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面临着发展方向和推进思路的选择,要多听百姓呼声、多思群众意见,扎扎实实推动各项问题逐步解决落实,让乡村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 


贺洋社区

图片

6月10日,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薛煜到如城街道贺洋社区,开展“两代表一委员”接待日活动。

现场声音——

“希望把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好、维护好、运用好,推动花木产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希望政府能加大对花木产业的扶持力度,比如技术培训,让我们的花木造型紧跟时代;开展电商培训,拓宽销售渠道;引入企业合作,提升花木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

“希望在物流仓储运输上有扶持政策出台,减控个人电商乡村物流成本。”

薛煜表示,推动产业融合、乡村振兴需要立足实际并创新思路。贺洋社区以花木盆景产业为主导,在新形势下需探索融合发展路径。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利用好流量经济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同时联动乡村旅游打造“花木观赏+盆景体验”特色线路,引入研学项目,建设花木科普基地与盆景制作工坊,实现游览中的“寓教于游”,从而壮大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走出一条从“资源活起来”到“农民富起来”的乡村振兴之路。


“两代表一委员”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此次协商议事活动,代表、委员们到各村(社区)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交流,聚焦协商议事主题,倾听群众声音,收集基层意见。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群众信任我们,把心声和期待托付给我们,我们必将把沉甸甸的‘民声’带回,以高度的责任感,在推动每一件建议的办理落实中践行为民履职的庄严承诺。”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如皋高新区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如皋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