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中秋调研我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7月3日,市人大工作研究会、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部分三级人大代表调研我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活动由市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人大工作研究会名誉会长庄中秋带队,全国人大代表孙春梅、省人大代表陶晓东和市人大代表杨扬、钱永忠、王敏等参加专题调研。
经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同意,市人大工作研究会将《提高地方立法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更好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列为重点调研课题,旨在总结回顾10年来我市地方立法工作的做法成效、经验启示,分析存在问题、瓶颈困惑,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结合课题调研工作方案,为全面了解《南通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组织此次专题调研,主要通过现场察看、互动交流的方式,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实地察看。调研组先后来到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崇川区沿江生态带任港河口段工程、铺港河河道公园等现场,详细了解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护情况,并观看了市防汛防旱防御台风指挥系统、主城区智慧水利系统等平台调度演示。市水利局介绍了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情况。
代表们一致认为,《南通市水利工程条例》的施行,为我市筑牢防洪安全屏障,加强水资源保护,优化水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水利主管部门牵头推进工程建设、完善配套办法、强化安全运行、严格管理整治,在水害预防、环境改善、生态修复、管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推行河长制等创新做法全国领先。有的也感到,《条例》实施操作与发展现状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标准操作性不强、执法监管力度相对薄弱等问题,有待下一步加以完善解决。
庄中秋在调研小结时指出,水利工程事关社会民生、发展大局,调研组要认真总结南通水利工程管理的做法经验,发现不足,剖析原因,提出具有精准性针对性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法规修订完善出谋划策。并希望水利主管部门强化治水理念,精准科学研判,依托科技赋能,提升实战能力,在灾害来临时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从全市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出发,及时优化具体实施办法细则,加大法规宣传力度,提升执法监管水平,创新举措、科学施策,推动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法工委负责同志,以及市人大工作研究会相关人员参加调研。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