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要求要聚焦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质量兴农之路
26日,我市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陈晓东、何益军、吴道健、丁兴华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何益军主持。
市委副书记丁兴华通报了2017年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考核结果;磨头镇、丁堰镇、九华镇、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园池村负责人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各镇(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向市委递交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目标责任书;各镇(区、街道)镇长(主任)向市政府递交了秸秆禁烧禁抛与综合利用责任书。
市委书记陈晓东在会上讲话时指出,2017年,全市上下围绕上级决策部署,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工程深入推进,花木盆景产业加快转型,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集中精力推进脱贫攻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坚持城乡统筹,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狠抓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的战略性抉择,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新时代“三农”工作,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工作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具体要求,全面把握、统筹推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他要求,要聚焦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质量兴农之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支撑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让产业更加兴旺;要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创特色,抓紧改善生态环境首要工程,狠抓基础实施的提档升级,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聚力培植孕育美丽经济的丰厚土壤,加快构建美丽乡村与繁华都市交相辉映、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形态,让乡村更加宜居;要推动农村文化复兴,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传承发展乡村文化,全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让乡风更加文明;要大力推进乡村善治,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固本强基,推动“三治”融合,深化平安建设,抓好村(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让治理更加有效;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大力引导农民扎根农村,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让农民更加富裕。就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他强调,要突出扶贫政策的集成性,进一步凝聚强大合力,发挥政策的集成效应,形成各部门统筹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实现更科学更有效的扶贫。要突出扶贫措施的精准性,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对应扶贫措施,并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资助政策,减轻贫困家庭教育负担;着力推动整体帮扶,加快提升经济薄弱村发展能力。要突出扶贫监管的有效性,对于扶贫工作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全覆盖、无死角精准监督,对违规违法使用的行为予以坚决纠正,严肃处理。
何益军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强调,要统一思想“聚合力”。各板块、各部门要迅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传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做到在工作部署上“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任务落实上“钉钉子”,集中精力、不折不扣把各项工作向前推进。要系统思维“谋全局”。要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认真细化落实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列出“任务书”、排出“时间表”、划定“路线图”,有序推进、久久为功。要精准发力“攻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三农”工作中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强研究部署、找准落实招数,努力把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下好下活。要千方百计“补短板”,针对“三农”工作的薄弱环节,强化保障举措,下大力气补缺、补短、补软,努力解决“三农”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他还就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三个全覆盖”试点镇建设,高效推进规模农业项目,扎实推进夏收夏种、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等当前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