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峻峰说如东是一座发展中的濒海城市,县域基本竞争力连续15年跻身全国百强

发表于: 2022-03-01
原文链接
102

   站在跨江融合、接轨上海的机遇风口,如何获得思想与观念的碰撞,为深度融合、有效接轨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12月11日上午,我县在上海举办媒体沙龙,邀请上海主要综合类媒体,部分上海财经类、文旅类专业媒体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发展,畅谈接轨上海“如东方案”。

   县委副书记、县长沈峻峰介绍了如东概况和对接上海工作情况。沈峻峰说,如东是一座发展中的濒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沿海资源,是著名的海鲜之乡、教育之乡、建筑之乡、长寿之乡,县域基本竞争力连续15年跻身全国百强。东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是如东的三张靓丽名片,也是如东接轨上海的特色坐标。

   沈峻峰指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的深入推进,如东与上海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目前,如东招引落户的项目信息50%左右来自上海及周边,6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有着直接业务联系,近70%的外贸出口通过上海口岸。沈峻峰表示,未来的如东还将进一步融合与接轨上海,依托丰富的空间资源、低廉的商务成本、优良的载体设施,承接上海溢出的各类资源要素。他诚邀媒体嘉宾多到如东走走看看,期盼如东的发展得到上海媒体界的更多支持。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孙鉴、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制片人顾海东、东方网政务管理中心主编姚莉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姚建莉等12位上海媒体界嘉宾应邀出席。

   发言中,第一财经宏观部副主编胥会云认为,在新时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作背景下,需要对战略实施进行新的探讨。如东接轨上海,一个重要功课就是要准确借助智库的力量,弄清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的特征和布局,才能为接轨上海提供真正有效的选择。

   识局智库创始人孙小林认为,随着上海资源、人口等要素趋紧,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成为周边地区的重要战略机遇。如东应当着重加强教育、医疗等优势软环境建设,努力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

    解放日报主题活动部常务副主任吴长亮认为,能否讲好如东故事,也是事关对接上海成败的关键。如东可以在对外宣传上增加更多机制性安排,与上海互通消息,常来常往,制定符合需求的一整套方案。

   沙龙进行中,嘉宾们围绕如东对接上海的路径选择、承接服务上海产业转移的举措、如何通过有效传播拉近两地距离等话题,结合专业背景展开热烈讨论,纷纷发表真知灼见,为接轨上海“如东方案”再添亮色。

沙龙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蓉蓉主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昌龙、县委副书记陈雷,县领导曹雁卉、许金标、徐鸿斌参加活动。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