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峻峰要求把如东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阐明清楚,城市布局与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
■把握好“三个关系”:城市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城市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大力保护城市绿地、河道、周边湿地以及各类生态资源,切实治理各类污染源,真正将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转变成生态经济优势,转化成生态幸福指数和发展动力;城市和乡村统筹发展的关系,坚持全县“一盘棋”的发展思路,把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研究透彻“五个问题”:城市定位的问题、城镇空间布局的问题、城市之间关系的问题、重大基础设施的问题、创造特色的问题。
4月1日上午,县委、县政府召开如东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动员会,县委书记潘建华出席会议,他要求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相关讲话以及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优化顶层设计,培育发展动能,科学谋划,精心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一份体现时代特征和如东特色、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规划精品,作为引领如东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
我县从1982年首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以来,前后历经4次总规修编,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是2009年批准实施,并在2013年进行了局部调整,到目前已实施了4年。本轮城市总体规划期为2018年至2035年,规划范围覆盖全县,包括明确城市发展愿景、构建如东核心指标体系、划定县域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完善要素配置保障、搭建“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等内容,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战略规划、总规评估,并形成总规初步结果,明年10月份完成总规编制的所有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沈峻峰部署修编工作,他要求各编制参与单位立足如东沿海区位及资源条件,找准未来20年影响我县发展的重大变量和条件,按照住建部明确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五大类94项核心指标,细化落实建设长三角核心地区、江苏沿海重要的新兴港口工贸城市和上海北翼生态、旅游、宜居城市的目标与举措,把如东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阐明清楚,要让服务保障能力同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与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
潘建华指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规划工作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法定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纲、建设的蓝图和管理的依据,是城市规划综合性、整体性、政治性和法制性的集中体现,是其他空间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关系到一个城市未来若干年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既是顺应城市发展趋势、实现城市发展目标追求、落实城市功能定位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适应城市发展阶段变化、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最现实的抓手。当前,全县上下正在深入推进“城建大会战”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一个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做大、做强、做优、做美我们的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决定性作用。
潘建华要求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准确把握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和要求,以发展新理念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多规合一”为抓手,科学谋划如东至2035年的长远发展规划目标和空间格局,做到“发展目标、用地指标、空间坐标”相一致,实现全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保证城市规划实施刚性管控,让规划真正有用、管用。
潘建华强调,要深入研究和谋划城市发展当中的关键问题,强化战略思维,通过科学分析,合理预判,重点把握好“三个关系”和研究透“五个问题”,真正发挥出城市总体规划的纲领性作用。
“三个关系”就是把握好城市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新的增长极;把握好城市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大力保护城市绿地、河道、周边湿地以及各类生态资源,切实治理各类污染源,真正将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转变成生态经济优势,转化成生态幸福指数和发展动力;把握好城市和乡村统筹发展的关系,坚持全县“一盘棋”的发展思路,把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要在“五个问题”上研究透彻。一是城市定位的问题,如东必须瞄准国家和省市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聚焦增强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城市能级和首位度两大目标,紧密衔接南通的城市定位,从更高站位、更广区域,多维度、长周期来谋划城市发展新定位,着力将如东打造为“生态诗意的绿色之城、便捷共享的智慧之城、以人为本的宜居之城、富有活力的创新之城”。二是城镇空间布局的问题,围绕“一主二副、多点多组团”城镇空间格局,进一步强化全域空间整合和优化,调整优化县城空间布局,统筹县域城镇体系以及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全面构建开放紧凑的县域空间格局。同时,要结合如东产业发展实际和园区载体建设,超前做好土地空间预留,重点加强陆海土地、生态环境等要素保障,为城镇发展提供空间支撑。三是城市之间关系的问题,要从如东和上海、如东和南通、如东和周边城市多个维度来思考,重点研究透跨江融合,接轨上海。四是重大基础设施的问题,要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战略,考虑高铁建设、快速通道、港口的建设,重点解决与上海、南通快速连接的问题。五是创造特色的问题,融入“特而精”、“最如东”等特色,进一步塑造如东特色、彰显如东个性,让如东注入文化基因和传统元素,使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交相辉映,引导城市特色发展。
潘建华说,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他希望各级、各部门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既各负其责,又形成合力,既要主动引入国内顶尖的产业新城规划专家和团队,还要强化公众参与,通过座谈会、咨询会等有效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提高市民、企业、社会团体等对城市规划的关心和了解,得到广泛认同,确保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力有序向前推进,努力编制出一份体现时代特征和如东特色、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规划精品。
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永波结合城市规划最新政策要求,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就本次总规修编作了业务辅导。沿海经济开发区、大豫镇、发改委、国土局作了交流发言。县领导杨中坚、张蓉蓉、许金标、沈更生、徐东俊、丛俊、蔡东出席会议。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