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峻峰指出虽然如东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发表于: 2022-03-01
原文链接
58

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拓展产业链条,积极打造绿色能源新城,是我县争当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以来,县政协将这一课题研究作为政协围绕大局、服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4月16日至17日,县政协邀请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我县,就如东打造“绿色能源新城”开展专题调研,征询意见建议,夯实规划基础。

县委书记沈峻峰,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慧宇,县政协主席陈建华,县委副书记陈雷,县领导杨晶晶、蔡东等参加相关活动。

4月16日召开的座谈会由县政协主席陈建华主持。县发改委、如东经济开发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我县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并就自身发展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目前,我县已形成了以风力发电、风电装备制造为主,包括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快速协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格局。2018年全县的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突破48亿千瓦时,占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的81.4%,遥遥领先全省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指标;新能源及装备配套产业实现应税销售突破250亿元,约占全县工业应税总额的17.2%,已成为全县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如东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作出了积极贡献。

沈峻峰对专家们来我县为“绿色能源新城”建设分析把脉、出谋划策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当前,如东上下正在全力争当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结合如东的资源禀赋,走出一条具有如东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东已建成县域范围内亚洲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场,位于洋口港的江苏LNG接收站年接卸量全国第一,此外光伏产业、地热能源、生物质发电等也正在加快发展。可以说,如东最大的特色是绿色能源,最大的优势也是绿色能源,打造“绿色能源新城”,如东完全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当前,中央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也进一步倒逼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的发展,如东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契合国家政策,建设绿色能源新城未来可期。

沈峻峰指出,虽然如东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突出表现为,现有的产业发展还比较分散,风电发电、LNG能源岛、地热能源三大板块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系统思维,而且产业发展主要以企业作为主体在推动,政府的影响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他恳请各位专家积极发表真知灼见,系统梳理如东在绿色能源发展上的特色和优势,积极谋划、高点策划如东绿色能源发展的内涵、特色,集聚智慧力量,拿出系统性的规划方案,努力形成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如东品牌,让“绿色能源新城”真正成为如东的特色城市名片。

在实地考察了中船海装、通威渔光、风电母港等新能源项目后,专家们认为,如东区位优势独特,风力资源丰富,打造“绿色能源新城”正当其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专家们建议我县能够进一步突破县域视野,在立足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高度的同时,积极布局境外市场,“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以系统化思维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水平和质量,在全产业链建设、专业人才和研究机构引进、新能源领域国际论坛举办、产业基金以及配套功能提升、宣传舆论升温上持续发力,在更高水平上加快建设“绿色能源新城”。

陈建华表示,专家们的建议内容广泛、切合实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深受启发,县政协将把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研究吸收,提交给县委、县政府。同时县政协将根据本次座谈会专家学者的建议,进一步征求国家部委、省市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智库等多层面的政策意见,在更广泛的层面凝聚如东“绿色能源新城”的共识,并从路径、方式、目标、配套措施等方面入手,为高质量推进“绿色能源新城”规划建设,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本文著作权归 @ 所有,经授权发布,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