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峻峰表示,如东将以全县域为整体,大力推进实践中心、所、站、点标准化建设
沈峻峰在访谈中介绍我县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特色做法。(全媒体记者 朱南州 摄)
6月21日下午,县委书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沈峻峰做客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主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系列访谈,介绍如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特色做法。沈峻峰在访谈中表示,如东将以全县域为整体,大力推进实践中心、所、站、点标准化建设,往实里做,往深里走,靶向发力,打造“如东实践”样本,围绕实现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3个100%”全覆盖目标,密织遍布城乡、紧贴需求、精准对接的五大“实践圈”。截至目前,全县已建实践所15个、实践站252个、实践点102个、文明实践云平台(电视端、移动端)1个、共建基地2个、服务基地7个,共成立27支专业志愿服务队、15支镇区志愿服务队,发布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近4000条,覆盖机关、镇区、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受益群众达60万人次。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试点之一,如东将推动所站建设,打造承上启下的核心圈,今年1月底,15个镇区实践所实现全覆盖,3月底,252个村居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整合理论传播、教育服务、全民健身服务、文化旅游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康促进服务、法律和政策服务七大基地融合牵引功能,形成文明实践中心总协调,文明实践服务基地和所、站、点协同推进的服务格局;激活多点服务,打造覆盖全域的辐射圈。在每个镇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有一定覆盖人群的文明实践点,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扩面增效的有力补充;探索网格布局,成立文明实践志愿联络员队伍,按片区建立精准化的服务网络,点对点地收集群众需求,常态化地开展志愿服务;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不间断推送项目发布、网上招募、互动展示等相关主题图文内容数千条,打造铺天盖地的传播圈。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如东将结合自身特色。沈峻峰表示,注重分类分众,早在去年11月3日,我县就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首批2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包括垃圾分类、消防知识普及、心理咨询、助老助残等,目前已经拓展到27支。细分这批志愿队伍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贴近群众实际,满足分众化、多元化的群众需求,这些专业志愿者都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服务能力,特别是一部分志愿者具备较高的业务辅导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培训普通志愿者开展一些初级志愿服务,强化专业服务;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现代传播技术的支撑,最大范围地让人民群众参与进来,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的参与度。线上,打造如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线下,通过网格化,配齐文明实践联络员,点对点地收集群众需求,常态化地开展志愿服务;呼应“大创建”,打好协同推进的“组合拳”。注重城乡一体,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机融合,协同推进。一方面,将志愿服务与文明创建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推动各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与基层所站结对共建,共同推动如东试点工作高质量、有特色、走在前。
访谈结束后,在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江苏网总编辑陆峰的陪同下,一同参观了《新华日报》报史陈列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蓉蓉参加活动。
微信扫一扫,手机查看
-
10275